观潮原文,注释及译文
日期:2019年12月12日 分类:优美句子
观看潮水的活动
瓯江潮
瓯江,是浙江省次于钱塘江的两大观潮河流之一。三百五十馀里瓯江,源于丽水境内的百山祖,流经松阳、庆元、遂昌、丽水、青田、永嘉、乐清、鹿城、龙湾等县(区)注入东海。汹涌澎湃,感叹壮观。
作品
陈志岁《观潮引》 诗
闻论眼高和眼低,还忆孤屿观潮时。孤屿观潮多青健,华服靓装相映焕。携手联攀坐岩头,塔趾林边望江流。江流涨平转退落,弄潮儿女掉舟舵。舟去向海竞逐波,人心向背似潮何?官家势倾白鹿城,门庭若市巧经营。轻歌美酒高楼上,宾主心照面相向。亲朋邻舍皆刮目,曲意奉迎期眷顾。南街有女貌如花, 忻羡一朝结姻家。浓抹严妆候少爷,会时月升别月斜。转见兄姊失素欢,官家贿案进牢监。门庭从此可罗雀,南街爱绝情丝灭。泠风扑面断我思,已是云横日西移。年光不与人再次,事功可求不可恃。江水流西复流东,人事如花有枯荣。 当日观潮意未了,他岁重游莫辞老。
编辑本段宋·周密作品
《观潮》原文
[观潮]
观潮
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杨诚斋诗云“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者是也。
每岁京尹(yǐn)出浙江亭教阅水军,艨艟(méngchōng)数百,分列两岸;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并有乘骑(jì)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如履平地。倏尔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水爆轰震,声如崩山。烟消波静,则一舸(gě)无迹,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
吴儿善泅(qiú)者数百,皆披发文身,手持十幅大彩旗,争先鼓勇,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以此夸能.。
江干上下十余里间,珠翠罗绮溢目,车马塞途,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而僦赁(jìulìn)看幕,虽席地不容间(jiān)也。
译文
钱塘江大潮是天下雄伟的奇观。从每年的农历十六至八月十八是最盛的时候。当潮远远地从海口涌起的时候,几乎像一条(横画的)银白色的线,不久越来越近,就看见湖水像玉砌的城墙和白雪覆盖的山岭潮水连天涌来,声音大得像雷霆万钧。震撼天地激扬喷射,好像吞没了天空,冲荡了太阳,其气势非常的雄伟豪壮。杨万里诗中说的:“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就是指这样的景象。
每年农历八月京都的长官来到浙江亭教阅水军,几百艘战船,分别排列于江的两岸,演习五阵的阵势,忽而疾驶,忽而腾起,忽而分,忽而合,极尽种种变化,不久在水面上骑马、舞旗、举枪挥刀的人,就好像踩在平地一样。突然间黄色的烟雾四处窜起,人和物彼此一点也看不见,只听见水爆的轰鸣声,声音像高山崩塌一般。过一会儿烟雾消散水波平静,一条船的踪影也没有了,只剩下被火焚烧的“敌船”,随着水波流走了。
几百个善于泅水的吴地健儿,披散着头发,身上画着花纹,手里拿着十面长的大彩旗。争相奋力迎着潮水逆流而上,在万仞高的巨浪中沉浮,翻腾着身子变换尽各种姿态,但是旗尾一点也没有被水沾湿,凭借这种表演来夸赞自己高超的技能。
在江岸南北上下十多里之间,满眼都是华丽的服饰,车马挤满了道路,所贩卖的饭食物品,比平常的价格加倍的高,但租用看棚的人还是非常多,中间即使是仅容一个座位的空地也不容易拥有。
编辑本段注释
第一段
浙江②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自既望以至十八日③为盛。方其远出海门④,仅如银线⑤;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⑦,势极雄豪。杨诚斋诗云“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者是也⑧。
注释:
①节选自《武林旧事》卷三,略有删改。周密,字公谨,宋代湖州人。
②〔浙江〕就是钱塘江。
③〔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从农历十六日到十八日。既望,农历十六日。
④〔方其远出海门〕当潮远远地从浙江入海口涌起的时候。方,当……时。其,指潮。出,发、起。海门,浙江入海口,那里两边的山对峙着。
⑤〔仅如银线〕几乎像一条银白色的线。仅,几乎,将近。
⑥〔玉城雪岭际天而来〕玉城雪岭一般的潮水连天涌来。玉城雪岭,形容泛着白沫的潮水像玉砌的城墙和大雪覆盖的山岭。际天,连接着天。
⑦〔沃日〕冲荡太阳。形容波浪大。沃,用水淋洗。
⑧〔杨诚斋诗云“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者是也〕杨万里诗中说的“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就是指这样的景象。这两句诗是《浙江观潮》一诗里的句子,意思是,海水涌起来,成为银子堆砌的城郭;浙江横着,潮水给系上一条白玉的腰带。“……是也”的意思是:“就是指这样的景象”。
[大潮澎湃]
大潮澎湃
第二段
每岁京尹①出浙江亭教阅水军②,艨艟③数百,分列两岸;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④,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⑤于水面者,如履平地。倏尔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⑥,水爆⑦轰震,声如崩山。烟消波静,则一舸无迹⑧,仅有“敌船⑨”为火所焚,随波而逝。⑩
注释:
①②〔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军〕每年京都临安府长官来到浙江亭教阅水军。京尹,京都临安府的长官。浙江亭,馆驿名,在城南钱塘江岸。
③〔艨艟〕战船。
④〔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意思是,演习五阵的阵势,忽而疾驶,忽而腾起,忽而分,忽而合,极尽种种变化。尽,穷尽。五阵,指两、伍、专、参、偏五种阵法。
⑤〔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乘马、舞旗、举枪、挥刀。骑,马。弄,舞动。标,树立、举。
⑥〔略不相睹〕彼此一点儿也看不见。
⑦〔水爆〕水军用的一种爆炸武器。
⑧〔一舸无迹〕一条船的踪影也没有了。舸,船。
⑨〔敌船〕指假设的敌方战船。
⑩〔逝〕去,往。
第三段
吴儿善泅者数百①,皆披发文身②,手持十幅大彩旗,争先鼓勇,溯迎而上③,出没于鲸波万仞④中,腾身百变⑤,而旗尾略不沾湿,以此夸能。
[波涛汹涌]
波涛汹涌
注释:
①〔吴儿善泅者数百〕几百个善于游泳的吴地健儿。
②〔披发文身〕披散着头发,身上画着文采。文,动词,画着纹身。
③〔溯迎而上〕逆流迎着潮水而上。
④〔鲸波万仞〕万仞高的巨浪。鲸波,巨浪。鲸所到之处,波涛汹涌,所以称巨浪为鲸波。万仞,形容浪头极高,不是实指。
⑤〔腾身百变〕翻腾着身子变换尽各种姿态。
第四段
江干①上下十余里间,珠翠罗绮溢目②,车马塞途,饮食百物皆倍穹③常时,而僦赁看幕,虽席地不容间也④。
注释:
①〔江干(或gān)〕江岸。
②〔珠翠罗绮溢目〕满眼都是华丽的服饰。珠翠罗绮,泛指妇女的首饰和游人的华丽衣服。溢目,满眼。
③〔倍穹〕加倍的高。穹,高;倍,动词,加倍。
④〔僦赁看幕,虽席地不容间也〕租用看棚的人,中间即使是一席之地的空地也不容有。僦、赁,都是租用的意思。看幕,为观潮而特意搭的帐棚。席地,一席之地,仅容一个座位的地方。容,许,使。虽,即使。
编辑本段文言现象
一词多义
方:
方其远出海门 【当……时】
方出神【 正】
方七百里【 面积】
观:
观潮【观看(动词)。】
天下之伟观也【景象(名词)。】
仅:
仅有“敌船”为火所焚【只】
仅如银线【几乎,将近。】
为:
“敌船”为火所焚【被。】
海涌银为郭【成为。】
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算是。】
以:
以此夸能【凭借。】
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和时间词等连用,表示时间。(助词)】
势:
势极雄豪【气势。】
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阵势。】
能:
以此夸能【本领。】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能够。】
重点虚词
以: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连词,相当于“而”。
以此夸能。介词,凭借。
为: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是。
海涌银为郭。成为。
仅有“敌船”为火所焚。被。
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表修饰。
而旗尾略不沾湿。表转折。
而僦赁看幕,虽席地不容闲也。表承接。
词类活用
①天下之伟观也(观:动词作名词,景观,景象)
②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尽:形容词作动词,穷尽。)
③皆披发文身。(文,名词作动词,画着纹身;刺着花纹。)
④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标:名词作动词,树立,举)
⑤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穹:形容词作动词,高过)
古今异义
①方其远出海门(方 古义:当……时。 今义:方形等)
②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际 古义:接近、连接。 今义:边际)
③吞天沃日(沃 古义:用水淋洗。 今义:肥沃)
④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奔腾 古义:两个词,意为疾驶和腾起。 今义:跳跃着奔跑)
⑤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标枪 古义:举枪。 今义:一种体育器械)
⑥人物略不相睹(人物 古义:人和物。 今义:特指人)
⑦皆披发文身(文 古义:画花纹。 今义:文字、文章等)
⑧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军(尹 古义:名词,长官,官名。 今义:一般作姓氏)
⑨江干上下十余里间(上下 古义:上游到下游,指地域,区域,名词。 今义:用来表示大约数目)⑩海涌银为郭(郭 古义:城墙。 今义:指姓氏。)
句式
1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 判断句 )
2方其远出海门(省略句)
3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省略句)
4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倒装句)
5仅有“敌船”为火所焚(被动句)
6出没于鲸波万仞中(倒装句)
7震撼激射(省略句)
8吴儿善泅(倒装句,也可为“善泅吴儿”)
编辑本段文章鉴赏
钱塘江资料
钱塘江是浙江省最大的河流,全长四百多公里,流经杭州,在杭州湾入海,由于江口呈喇叭状,海潮倒灌,便形成了钱塘潮这一自然奇
[浊浪排空]
浊浪排空
观,被前人称为“壮观天下无”。钱塘观潮也成为古今盛事,天下奇观。
主题分析
本文只有两百余字,却写出了钱塘江潮的雄伟壮观景象、水军演戏的宏大场面和吴中健儿高超的弄潮技巧。即写风景,又写民俗,使读者叹为观止!
本文作者以十分精练,简洁的语言,写出了钱塘江潮的雄伟景象、水军演习的宏大场面、吴中健儿高超的游泳技术和观潮的盛况,本文作者写此文时已是南宋灭亡,表达了故国的思念
分段赏析
第1段写海潮的雄伟壮观。开篇就是一句“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先声夺人。接着交代海潮最盛的时间,然后对潮水从形、色、声、势四个方面进行正面描绘,由远及近地写出了海潮的雄奇壮观。描绘又以比喻、夸张的手法出之,简短的“如银线”“玉城雪岭”“如雷霆”“吞天沃日”几句,把海潮从远方奔涌到眼前的形状、颜色、声势都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出来。最后用杨万里的诗句对上文进行形象概括,呼应了首句。
第1段写潮来之状。运用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的写出了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分别从形、色、声、势四个方面按照由远到近的顺序进行了描写。最后一句引用了著名诗人的诗句,有力的烘托了潮之壮。
第2段写演军之威。开头仍是一句总述,说明每年京尹都要在海潮最盛的时候教练水军。然后描写了水军演习的精彩场面:参加演习的船只众多,演习中阵势变化多样,水兵作战技艺娴熟,演习中战斗激烈,声势浩大,演习结束后撤退迅速。短短一段文字,却生动描绘了一场复杂的演习活动,而结在“烟消波静”的静景上,不仅是一种动静相衬的写法,也为下文别开生面的另一场水上表演作了铺垫。
第3段写弄潮之勇。这时潮水已经来到,众多的吴中健儿在惊涛骇浪中作精彩表演,同时也从侧面写出了潮的雄伟壮观。
第4段写观潮之盛。观潮人群如此密集,说明江潮和水上表演是多么具有吸引力,所以写观潮之盛,是为了从侧面衬江潮之盛和水上表演之精彩。
本文是一篇在艺术上很有特点的写景记事佳作。
首先,本文结构得当,语言精练。钱塘潮雄伟壮观,水上表演头绪纷繁,场面众多,观潮者人数众多,但在这篇短文中,作者却写得井然有序,主次分明。这一方面是由于作者结构精巧,以海潮为线索,写景记事相融合,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相结合。另一方面也由于作者惜墨如金,用语十分简练的结果。其次,本文描写十分生动。不仅用了比喻、夸张等描写手法,而且即便是简洁的白描,也十分形象生动。追问
能简洁明白点吗,太多了
追答http://baike.baidu.com/view/529727.html?wtp=tt
观潮的原文翻译
江汹涌的海潮是天下间最壮观的。
从每年的八月十六至八月十八,这期间海潮最盛大。
当海潮从远方海口出现的时候,只像一条白色的银线一般,过了一会儿慢慢逼近,白浪高耸就像白玉砌成的城堡、白雪堆成的山岭一般,波涛好像从天上堆压下来,发出很大的声音,就像震耳的雷声一般。
波涛汹涌澎湃,犹如吞没了蓝天、冲洗了太阳,非常雄壮豪迈。
杨诚斋曾在诗中说:“海水涌起来,成为银子堆砌的城市;钱塘江横着,潮水给系上一条白玉的腰带。
”就像这样一般。
每年临安府的长官到浙江庭外检阅水军,巨大的战舰数百艘分别排列于江的两岸,一会儿全部的战舰都往前疾驶,一会儿分开;一会儿聚合,形成五种阵势,并有人骑着马匹耍弄旗帜标枪,舞弄大刀于水面之上,就好像步行在平地一般。
忽然间黄色的烟雾四处窜起,人物一点点都看不见,水中的爆破声轰然震动,就像高山崩塌一般。
过一会儿烟雾消散,水波平静,看不见任何一条大船,只有演习中充当敌军战船的军舰被火焚烧,随着水波而沉于海底。
浙江一带善于游泳的健儿数百人,每个人都披散着头发,身上满是刺青,手里拿着十幅长的大彩旗。
大家奋勇争先逆着水流踏浪而上在极高的波涛之中,忽隐忽现腾越着身子,姿势变化万千,然而旗尾一点点也没有被水沾湿,以此来夸耀自己的才能。
而有钱的巨富、尊贵的官吏,争先赏赐银色的彩绸。
在江岸南北上下十余里之间,满眼都是穿戴着华丽的手饰与衣裳的观众,车马太多,路途为之阻塞。
所贩卖的饮食物品,比平时价格高出一倍。
而游客租借观赏的帐篷,即使容纳一席之地的空间也没有,非常拥挤。
观潮原文,注释及译文
观看潮水的活动 瓯江潮 瓯江,是浙江省次于钱塘江的两大观潮河流之一。
三百五十馀里瓯江,源于丽水境内的百山祖,流经松阳、庆元、遂昌、丽水、青田、永嘉、乐清、鹿城、龙湾等县(区)注入东海。
汹涌澎湃,感叹壮观。
作品 陈志岁《观潮引》 诗 闻论眼高和眼低,还忆孤屿观潮时。
孤屿观潮多青健,华服靓装相映焕。
携手联攀坐岩头,塔趾林边望江流。
江流涨平转退落,弄潮儿女掉舟舵。
舟去向海竞逐波,人心向背似潮何?官家势倾白鹿城,门庭若市巧经营。
轻歌美酒高楼上,宾主心照面相向。
亲朋邻舍皆刮目,曲意奉迎期眷顾。
南街有女貌如花, 忻羡一朝结姻家。
浓抹严妆候少爷,会时月升别月斜。
转见兄姊失素欢,官家贿案进牢监。
门庭从此可罗雀,南街爱绝情丝灭。
泠风扑面断我思,已是云横日西移。
年光不与人再次,事功可求不可恃。
江水流西复流东,人事如花有枯荣。
当日观潮意未了,他岁重游莫辞老。
编辑本段宋·周密作品 《观潮》原文 [观潮] 观潮 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
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
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
杨诚斋诗云“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者是也。
每岁京尹(yǐn)出浙江亭教阅水军,艨艟(méngchōng)数百,分列两岸;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并有乘骑(jì)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如履平地。
倏尔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水爆轰震,声如崩山。
烟消波静,则一舸(gě)无迹,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
吴儿善泅(qiú)者数百,皆披发文身,手持十幅大彩旗,争先鼓勇,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以此夸能.。
江干上下十余里间,珠翠罗绮溢目,车马塞途,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而僦赁(jìulìn)看幕,虽席地不容间(jiān)也。
译文 钱塘江大潮是天下雄伟的奇观。
从每年的农历(八月)十六至八月十八是最盛的时候。
当潮远远地从海口涌起的时候,几乎像一条(横画的)银白色的线,不久越来越近,就看见湖水像玉砌的城墙和白雪覆盖的山岭潮水连天涌来,声音大得像雷霆万钧。
震撼天地激扬喷射,好像吞没了天空,冲荡了太阳,其气势非常的雄伟豪壮。
杨万里诗中说的:“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
”就是指这样的景象。
每年农历八月京都的长官来到浙江亭教阅水军,几百艘战船,分别排列于江的两岸,演习五阵的阵势,忽而疾驶,忽而腾起,忽而分,忽而合,极尽种种变化,不久在水面上骑马、舞旗、举枪挥刀的人,就好像踩在平地一样。
突然间黄色的烟雾四处窜起,人和物彼此一点也看不见,只听见水爆的轰鸣声,声音像高山崩塌一般。
过一会儿烟雾消散水波平静,一条船的踪影也没有了,只剩下被火焚烧的“敌船”,随着水波流走了。
几百个善于泅水的吴地健儿,披散着头发,身上画着花纹,手里拿着十面长的大彩旗。
争相奋力迎着潮水逆流而上,在万仞高的巨浪中沉浮,翻腾着身子变换尽各种姿态,但是旗尾一点也没有被水沾湿,凭借这种表演来夸赞自己高超的技能。
在江岸南北上下十多里之间,满眼都是华丽的服饰,车马挤满了道路,所贩卖的饭食物品,比平常的价格加倍的高,但租用看棚的人还是非常多,中间即使是仅容一个座位的空地也不容易拥有。
编辑本段注释 第一段 浙江②之潮,天下之伟观也。
自既望以至十八日③为盛。
方其远出海门④,仅如银线⑤;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⑦,势极雄豪。
杨诚斋诗云“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者是也⑧。
注释: ①节选自《武林旧事》(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卷三,略有删改。
周密(1232—1298),字公谨,宋代湖州(现在浙江湖州)人。
②〔浙江〕就是钱塘江。
③〔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从农历(八月)十六日到十八日。
既望,农历十六日(十五日叫望)。
④〔方其远出海门〕当潮远远地从浙江入海口涌起的时候。
方,当……时。
其,指潮。
出,发、起。
海门,浙江入海口,那里两边的山对峙着。
⑤〔仅如银线〕几乎像一条(横画的)银白色的线。
仅,几乎,将近。
⑥〔玉城雪岭际天而来〕玉城雪岭一般的潮水连天涌来。
玉城雪岭,形容泛着白沫的潮水像玉砌的城墙和大雪覆盖的山岭。
际天,连接着天。
⑦〔沃日〕冲荡太阳。
形容波浪大。
沃,用水淋洗。
⑧〔杨诚斋诗云“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者是也〕杨万里诗中说的“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就是指这样的景象。
这两句诗是《浙江观潮》一诗里的句子,意思是,海水涌起来,成为银子堆砌的城郭;浙江横着,潮水给系上一条白玉的腰带。
“……是也”的意思是:“就是指这样的景象”。
[大潮澎湃] 大潮澎湃 第二段 每岁京尹①出浙江亭教阅水军②,艨艟③数百,分列两岸;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④,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⑤于水面者,如履平地。
倏尔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⑥,水爆⑦轰震,声如崩山。
烟消波静,则一舸无迹⑧,仅有“敌船⑨”为火所焚,随波而逝。
⑩ 注释: ①②〔每岁京尹(yǐn)出浙江亭教阅水军〕每年(农历八月)京都临安府长官来到浙江亭教阅水...
《观潮》的重点字词翻译
浙江②之潮,天下之伟观也。
自既望以至十八日③为盛。
方其远出海门④,仅如银线⑤;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⑦,势极雄豪。
杨诚斋诗云“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者是也⑧。
注释: ①节选自《武林旧事》(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卷三,略有删改。
周密(1232—1298),字公谨,宋代湖州(现在浙江湖州)人。
②〔浙江〕就是钱塘江。
③〔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从农历(八月)十六日到十八日。
既望,农历十六日(十五日叫望)。
④〔方其远出海门〕当潮远远地从浙江入海口涌起的时候。
方,当……时。
其,指潮。
出,发、起。
海门,浙江入海口,那里两边的山对峙着。
⑤〔仅如银线〕几乎像一条(横画的)银白色的线。
仅,几乎,将近。
⑥〔玉城雪岭际天而来〕玉城雪岭一般的潮水连天涌来。
玉城雪岭,形容泛着白沫的潮水像玉砌的城墙和大雪覆盖的山岭。
际天,连接着天。
⑦〔沃日〕冲荡太阳。
形容波浪大。
沃,用水淋洗。
⑧〔杨诚斋诗云“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者是也〕杨万里诗中说的“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就是指这样的景象。
这两句诗是《浙江观潮》一诗里的句子,意思是,海水涌起来,成为银子堆砌的城郭;浙江横着,潮水给系上一条白玉的腰带。
“……是也”,就是指这样的景象。
第二段 每岁京尹①出浙江亭教阅水军②,艨艟③数百,分列两岸;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④,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⑤于水面者,如履平地。
倏尔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⑥,水爆⑦轰震,声如崩山。
烟消波静,则一舸无迹⑧,仅有“敌船⑨”为火所焚,随波而逝。
⑩ 注释 : ①②〔每岁京尹(yǐn)出浙江亭教阅水军〕每年(农历八月)京都临安府长官来到浙江亭教阅水军。
京尹,京都临安府(现在浙江杭州)的长官。
浙江亭,馆驿名,在城南钱塘江岸。
③〔艨艟(méngchōng)〕战船。
④〔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意思是,演习五阵的阵势,忽而疾驶,忽而腾起,忽而分,忽而合,极尽种种变化。
尽,穷尽。
五阵,指两、伍、专、参、偏五种阵法。
⑤〔乘骑(jì)弄旗标枪舞刀〕乘马、舞旗、举枪、挥刀。
骑,马。
弄,舞动。
标,树立、举。
⑥〔略不相睹〕彼此一点儿也看不见。
⑦〔水爆〕水军用的一种爆炸武器。
⑧〔一舸(gě)无迹〕一条船的踪影也没有了。
舸,船。
⑨〔敌船〕指假设的敌方战船。
⑩〔逝〕去,往。
第三段 吴儿善泅者数百①,皆披发文身②,手持十幅大彩旗,争先鼓勇,溯迎而上③,出没于鲸波万仞④中,腾身百变⑤,而旗尾略不沾湿,以此夸能。
注释: ①〔吴儿善泅(qiú)者数百〕几百个善于泅水的吴中健儿。
②〔披发文身〕披散着头发,身上画着文彩。
文,动词。
③〔溯迎而上〕逆流迎着潮水而上。
④〔鲸波万仞〕万仞高的巨浪。
鲸波,巨浪。
鲸所到之处,波涛汹涌,所以称巨浪为鲸波。
万仞,形容浪头极高,不是实指。
⑤〔腾身百变〕翻腾着身子变换尽各种姿态。
第四段 江干①上下十余里间,珠翠罗绮溢目②,车马塞途,饮食百物皆倍穹③常时,而僦赁看幕,虽席地不容闲也④。
注释 : ①〔江干〕江岸。
②〔珠翠罗绮溢目〕满眼都是华丽的服饰。
珠翠罗绮,泛指妇女的首饰和游人的华丽衣服。
溢目,满眼。
③〔倍穹〕(价钱)加倍的高。
穹,高。
④〔僦(jiù)赁(lìn)看幕,虽席地不容间也〕租用看棚的人(非常多),中间即使是一席之地的空地也不容有。
僦、赁,都是租用的意思。
看幕,为观潮而特意搭的帐棚。
席地,一席之地,仅容一个座位的地方。
容,许,使。
译文 钱塘江潮,是天下雄伟的景象啊。
从农历(八月)十六日到十八日为最盛。
当潮水从浙江入海口涌起的时候,(远远看去),几乎像一条银白色的线;随着潮水越来越近,就像玉城雪岭一般的潮水连天涌来,声音大得像雷霆万钧,震撼激荡,吞没天空,冲荡太阳,来势极其雄伟豪壮。
杨万里的诗中说的“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描写的就是指这样的景象。
每年(农历八月),京都临安府长官来到浙江亭校阅水军,数百条战船分列两岸;然后演习五阵的阵势,忽而疾驶,忽而腾起,忽而分,忽而合,极尽种种变化,同时有在水面上骑马、舞旗、举枪、挥刀的人,好像踩在平地上一样。
忽然黄烟四起,岸上的人和船上的人彼此一点儿也看不见了,(只听得)传来水爆的轰鸣声,声音如同山塌了一样。
(待到)烟雾消散,水面又恢复了平静,看不到一条船的踪迹,只剩下被火烧毁的“敌船”,随着波浪流走了。
几百个善于泅水的吴地健儿,披散着头发,身上画着文彩,手里拿着十幅大彩旗,争相奋力逆流迎潮而上,(他们的身影)在万仞高的惊涛骇浪中出没,翻腾着身子变换着各种姿态,但是旗尾却一点也不被水沾湿,凭借这种(表演)来显示他们(高超)的技能。
在江岸南北上下十余里之间,满眼都是穿戴着华丽的首饰与衣裳的观众,道路被数量众多的车马堵塞。
所贩卖的饮食物品,比平时的价格加倍的高。
但是租用看棚的人(非常多),中间即使是一席之地的空地也不容有。
一词多义 : 观:观潮。
观看(动词)。
天下之伟观也。
景象(名词)。
仅:仅有“敌...
观潮的【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翻译句子
落潮了,就在几个小时之后,就在我们与大海尽情嬉戏的时候,就在我们以为潮水还是继续上涨的时候,忽然发现岸边的沙滩上露出了被海水洗刷过的潮湿,虽然海浪还是从遥远的天边锲而不舍的扑过来,虽然海水扑打在沙滩上的声音依然如风吹松林的轰鸣。
这时,赶海的姑娘们肩背竹篓,手提筢子,欢笑着,嬉闹着,飘了过来,尽情地收获着退潮后大海给予她们的恩赐。
描写观潮的诗句
原文: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
杨诚斋诗云"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者是也。
译文:当潮远远地从浙江入海口涌起的时候,(远远看去)几乎像一条银白色的线;随着潮水越来越近,就像玉城雪岭般的潮水连天涌来,声音大得像打雷一样,震天撼地,激扬喷薄,吞没天空,冲荡太阳,来势极其雄伟豪壮。
杨万里的诗中说的"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描写的就是这样的景象。
翻译下列句子。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云树绕堤沙。
...
“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
”这是北宋大诗人苏东坡咏赞钱塘潮的千古名句。
千百年来,钱塘江以其奇特卓绝的江潮,不知倾倒了多少游人看客。
观赏钱塘潮,早在汉代就已蔚然成风,至唐宋时期,此风更盛。
每年的农历八月十八前后,是观潮的最佳时段。
这期间,钱塘江的海塘上,游客群集,争睹奇景。
观赏钱塘潮,有3个最佳位置。
海宁县盐官镇东南的一段海塘为第一佳点。
这里的潮势最盛,且以齐列一线为特色,故有“海宁宝塔一线潮”之誉。
在第二个观潮佳点——盐官镇东8公里的八堡,可以观赏到潮头相撞的奇景。
在第三个观潮佳点——盐官镇西12公里的老盐仓,可以欣赏到“返头潮”。
白天观潮,视野广阔,一览怒潮全景,自是十分有趣,而皓月当空时观赏夜潮,却另有一番滋味。
关于钱塘潮,还有很多有趣的传说。
...
关于钱塘江大潮的诗句
描写钱塘江大潮的诗句 1、海神东过恶风回,浪打天门石壁开。
浙江八月何如此,涛如连山喷雪来。
──李白《横江词》 2、千里波涛滚滚来,雪花飞向钓鱼台。
人山纷赞阵容阔,铁马从容杀敌回。
——《七绝·观潮》 3、初闻万马声,渐觉似长城。
远自三山起,高连两岸平。
凌风添怒势,映日作虚明。
若是吴胥魄,如何渡越兵。
——释文珦《钱塘江潮》 4、涛来势转雄,猎猎驾长风。
雷震云霓里,山飞霜雪中。
——宋昱《樟亭观潮》 5、重到钱塘异昔时,潮头东击远洲移。
人间莫往三千岁,沧海桑田几许悲。
——张以宁《浙江亭沙涨十里》 6、一千里色中秋月,十万军声半夜潮。
——李廊《忆钱塘》 7、昔年乘醉举归帆,隐隐前山日半衔。
好是满江涵返照,水仙齐着淡红衫。
——李觏《忆钱塘江》 8、天边忽地起轻雷,日耀银戈战阵开。
二十万人争一瞬,群龙腾跃怒潮来。
——赵朴初《钱塘江观潮》 9、千里波涛滚滚来,雪花飞向钓鱼台。
人山纷赞阵容阔,铁马从容杀敌回。
——毛泽东《七绝·观潮》 10、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
鲲鹏水击三千里,组练长驱十万夫。
红旗青盖互明末,黑沙白浪相吞屠。
人生会合古难必,此情此景那两得。
愿君闻此添蜡烛,门外白袍如立鹄。
──苏轼《观浙江涛》 11、怒声汹汹势悠悠,罗刹江边地欲浮。
漫道往来存大信,也知反覆向平流。
任抛巨浸疑无底,猛过西陵只有头。
至竟朝昏谁主掌,好骑赪鲤问阳侯。
——罗隐《钱塘江潮》 12、一气连江色,寥寥万古清。
客心兼浪涌,时事与潮生。
路转青山出,沙空白鸟行。
几年沧海梦,吟罢独含情。
——杨蟠《钱塘江上》 13、浙江悠悠海西绿,惊涛日夜两翻覆。
钱塘郭里看潮人,直至白头看不足。
──徐凝《观浙江涛》 14、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
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
──刘禹锡《浪淘沙》 15、浪涌蓬莱,高飞撼宋家宫阙。
谁荡激,灵胥一怒,惹冠冲发。
点点征帆都卸了,海门急鼓声初发。
似万群风马骤银鞍,争超越。
——曹溶《满江红·钱塘观潮》 16、海阔天空浪若雷,钱塘潮涌自天来。
──王在晋《望江台》 17、漫漫平沙走白虹,瑶台失手玉杯空。
晴天摇动清江底,晚日浮沉急浪中。
——王师道《十七日观潮》 18、百里闻雷震,鸣弦暂辍弹。
府中连骑出,江上待潮观。
照日秋空迥,浮天渤解宽。
惊涛来似雪,一座凌生寒。
──孟浩然《与颜钱塘登樟亭望潮作》 19、顾兔盈虚端不爽,神龙变化竟何如。
须臾落日明江练,东逝滔滔泄尾闾。
——钱惟善《八月望日登江楼观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