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赎是什么意思|救赎——《一个人的朝圣》读后感
日期:2020年06月07日 分类:经典语录
救赎——《一个人的朝圣》读后感
《一个人的朝圣》,读了两天。读完小说的最后一个字,向后再翻一页,目光定格在最后一页的地图上,由起点金斯布里奇到终点贝里克,定格在主人公哈罗德87天里走过的那常常的一串地名上,定格在那触目惊心的数字——87天627公里上!
这是一个为了救赎而行走的老人——为了自己,也为了自己的家人和朋友。一个60岁的、退休半年的老人哈罗德,徒步,就一双帆布鞋,没有任何准备,连手机钱包都没有带,没有和自己的妻子莫琳打一声招呼,仅仅凭着一个信念——他要救他的朋友,20年前的朋友,一个曾经和自己一起工作过、帮助过自己的朋友——奎尼,就上路了。他坚信如果他能徒步走到贝里克的圣伯纳丁疗养院,他的朋友奎尼的癌症就能好。而他自己,儿子已经自杀二十多年了,儿子的死亡,也让他和妻子莫琳形同陌路。生活日复一日,如死水般平静。
这是一条救赎的路——为了这个信念,也为了寻找灵魂的宁,哈罗德出发了。一开始,给他启示的是加油站的一个女孩,她让自己有了信念,亦或是找到了信仰,因为她告诉哈罗德“你要积极点儿”,“你一定要相信那个人能好起来”。于是,他挪动步子上路了。一路上,哈罗德顶风冒雨、风餐露宿,遇到了各种各样的人。妻子一开始的不理解、不支持。路上好心人,如手上是划痕的自行车母亲、生意人、做清洁的懂护理的玛蒂娜的等人给了他鼓励、支持和帮助。他的脚被磨出血泡、化脓、晕倒路边,但他没有放弃。此时,他变得健硕了,强大了,他成了众人眼里的“英雄”,他行走的队伍逐渐壮大,他与跟随者们、或者是朝圣者们也经历了一番悲喜剧式的折腾。在被同行的朝圣者们,包括那只一直追随着他的狗抛弃后,他虽孤寂,但又倍感轻松。最后六公里的艰难的行走,他决心放弃,他没有了哪怕是一丁点的力量,即使是将一只脚移到另一只脚前面的力气,他都没有了。这个时候,他的妻子,与他隔阂了20多年的妻子,重新看到了昔日那个可爱的、充满活力的哈罗德,依然爱他,通过电话给了他力量,鼓励他走下去。他,从而完成了他徒步穿越英格兰的计划,见到了他的朋友,心灵得到救赎。
哈罗德在行走的路上,不断地回忆着过往,不断地将自己伤痕累累的心敞开给同行的每一个人,包括读者:他的父亲、母亲,他的儿子、妻子,他和他们的相处,他和他们之间的矛盾,他的软弱与无能,他的痛苦和挣扎,生活的美好甜蜜、痛苦不堪,清晰的模糊的,一股脑地全部呈现在他的脑海里,挥之不去。踏实地走过每一个,看到世间形形色色的人和事儿,他理解了离家出走的母亲、酗酒的父亲,怀念着优秀的得抑郁症最后自杀的儿子,想念着恨他的把自己封闭起来成天打扫卫生和儿子的影子对话的妻子。他变了,变得强大了,有灵魂有活力了。他的变化影响了妻子。于是,他和妻子的关系也得到了救赎,生活因此打开了美丽的窗。
获得救赎的,不仅仅是哈罗德,还有这个故事里里外外的每一个人,和哈罗德一起朝圣路上的每一个人——
哈罗德的妻子莫琳,在哈罗德行走后,她有过长时间的尴尬、痛苦和不安、埋怨,她甚至为此去找医生,或者是给哈罗德看病,又或者是给自己看病。继而担心、牵挂、思念,她等待他的电话,等待他 的信,通过媒体关注他的行走进程。她思念他,她勇敢地将思念转化为行动,在哈罗德和朝圣者们行走到林顿的时候,莫琳和邻居雷克斯驱车前往。她不能同行,但是回家后,她将家里的窗帘捐出去了,她觉得不能再在儿子的房间里和他对话了,她走出了自己的心里阴影,她搬到了主卧室,她在翻阅照片时看到了也想起了哈罗德对儿子的爱的点点滴滴,她知道自己错怪了那个父亲,自己的丈夫,而且一错就是二十年。她,在故事的最后前往贝里克,和哈罗德一起面对了所有。因为理解了,也因为重拾了爱,莫琳看到了生活中美好的一面。她,在和哈罗德一起心灵行走的67天里,完成了自己的救赎。
哈罗德的邻居雷克斯,因为妻子伊丽莎白被确定为脑癌后没有做进一步的尝试治疗而懊悔不已,一直觉得对妻子有所亏欠。哈罗德开始行走后,他劝导莫琳,开导莫琳,给她做了一张非常详细的英格兰地图,以便莫琳能随时掌握丈夫的行程。他关哈罗德的行走,还和莫琳一起驱车探望过一次。他,实际上也在和哈罗德一起行走了67天,一起横跨了英格兰,行走中,他实现了自己心灵的救赎——自认为的对妻子伊丽莎白的亏欠。
旅店里的客人、酒保、那个没有孩子的善良的女人,那个远足的男人、银发绅士,骑自行车的母亲,外科医生和著名演员、追随者里的凯特等,他们都在行走中,讲述这自己的故事,完成着自己在某一方面的救赎,他们,都是善良的人。
另外一些人,他们在这个故事中扮演的角色并不那么光鲜,他们也许只能在另外一个行走的故事中去救赎吧!里奇,一个有故事的两个孩子的父亲,但却是一个功利主义者和投机主义者,一个野心家,是他和那些朝圣追随者,记者、维尔夫等等,他们将真正的“朝圣者”内心的力量几乎耗尽。毋庸置疑,他们,是“朝圣”路上障碍,倘若没有他们,哈罗德朝圣之路会更加顺畅,最起码不至于身心俱疲。然而,也正是他们的加入,让哈罗德的朝圣之路更有其现实意义。我们的生活中,不是形形色色的人都有吗?
“朝圣”之路,是救赎之路,是不断的反思和提升之路,对我们每个人来说,和哈罗德一起行走,也是一场救赎。哈罗德得给我们最大的启示,就是信念的力量和坚持。他一生没有做过一件像样的事,所以他的儿子都瞧不起他。可是,在60岁退休之后,他却用自己的双脚告诉我们,只要确定了一个目标,并为此而努力,哪怕过程中满是荆棘,哪怕将自己折腾得伤痕累累,只有不放弃,只要努力地将一只脚放在另一只脚的前面,你终将得到目的地。生活中,很多成功的人,他之所以能够干成一件事情,就是因为他目标单一,他有信念,并为着这个信念而不懈努力着,从不言弃,他们就像哈罗德的“朝圣”之路一样,只有一条,终会成功。相反,那些成天确定目标、不断更换目标的人,他们脚下处处是路,但这些路却会让他离成功的那个点越来越远。救赎,意义也许就在于读出点什么吧!最起码,对我来说,是这样!
英国女作家蕾秋·乔伊斯用细腻的笔触给我们讲述这哈罗德《一个人的朝圣》之路,讲述着生活中形形色色的人的救赎的故事。但故事却并非平铺直叙的。从金斯布里奇到贝里克的朝圣之路是明线,哈罗德内心的挣扎和剖析是暗线,围绕着主人公哈罗德,作者给我们塑造了一系列非常典型的人物形象,以插叙的形式讲述着一个个震撼心灵的故事,哈罗德的故事,在小说快要结束的时候才予以揭晓,动人心弦。而这,也应该是这部小说在结构上的成功之处。
是啊,朝圣路上的每一个人都是有故事的人,每一个故事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全部、都是唯一。我们,是故事里的人,也是故事外的人,我们也都有自己的故事,在读他人的故事中,我们也在审视自己的生活,我们都在和故事中的人们一起行走、一起救赎、一起朝圣。
再看一眼书的封皮,那个拄着别人的拐杖、穿着帆布鞋的老人还在向着前方,将一只脚移到另一只脚的面前。另一页,满满的绿色,那双大大的帆布鞋是黑色的,鞋带松散着,底下有两行黑色的写得很小很细的字——
那么,
我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