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雪 韩愈|春雪 三岛由纪夫 原文
日期:2020年06月06日 分类:经典语录
《春雪》是日本作家三岛由纪夫创作的长篇小说,是超长篇小说《丰饶之海》的第一卷。最初连载于1965年9月-1966年1月的《新潮》杂志上。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春雪 三岛由纪夫 原文,供大家参考!
春雪 三岛由纪夫 原文
清显和聪子是青梅竹马的好友,都出身于贵族之家。在清显十八
、聪子二十的这一年,清显烦恼于:他明白聪子爱他,但她总以教训他的姐姐自居,这让他很生气。他们有过激情初吻之后,便产生了误解。清显拒接聪子的电话、拒阅聪子的来信,听说聪子家安排聪子频频相亲,窃喜可以了却自己的烦恼摆脱聪子。聪子被皇室洞院宫看中,要娶为儿媳。事情呈步民宫内省,获天皇敕许。
敕许颁布,订婚仪式举行在即,震醒了仿徨中的清显,他终于在即将失去之际,明了自己心中对聪子的爱。他不顾一切求见聪子,尽诉心中之情。深爱着他的聪子,也毅然接受了他的感情,在举行订婚仪式前的短暂时间里,聪子不惜以未来王妃的身份,为心中的爱奉献一切。他们尽享激情的欢愉,并且有了爱情结晶。实情为两个贵族之家所知,面临灭顶之灾的状况震骇了双方父母。聪子被迫离开东京,秘密流产,并暂时转往寺院疗养,岂料聪子经历一生最爱之后,竟断然告别尘世,自行削发为尼。
两家无奈之下,伪造了聪子的假病历,称聪子得了不宜婚嫁的病,于是皇室婚约解除。清显难耐思念之苦,拖着病躯冒雪前往寺院求见聪子。然而未能如愿,病情加重,遂去世。[2]
创作背景
编辑
三岛十分擅长刻画日本严酷的武士理想,因而他自己也渴望进行新的摸索,从而创作了《春雪》。[1] 同时,《春雪》也从日本古典小说《滨松中纳言物语》中获得创作灵感。[3]
据作者说,在《春雪》的酝酿阶段,他多次访问京都和奈良的寺庙。有一次,三岛由纪夫见一位老尼,老尼问他:“你的小说故事梗概怎么样?”三岛由纪夫答:“准备写一个青年冒犯了皇室,恋上了一位与皇族订了婚的女子,让她怀了孕,情人最后削发为尼,他自己也郁结病死。”老尼直勾勾盯着三岛由纪夫追问:“你从哪里听来的?”老尼的态度使三岛认定这样的事情实有其事。[2]
人物介绍
编辑
松枝清显
主人公清显在该书中的存在,就好像一场大雪后,白茫茫一片的庭院中,地面上唯一一片樱花的花瓣,冰冷的体温和热烈的颜色集于一身,消逝于最完美的时刻,这就是清显的一生。父亲的伪豪放和附庸风雅使他从小就被放到一个“优雅”的环境中长大,偏偏长得精致而美丽,从内到外,都彻底优雅了。“清显就是一根优雅的刺,而且他十分清楚,自己这颗讨厌马虎、喜欢推敲的心,实际上是徒劳的,像一根无根的草。对这家族来说,他的毒素无疑问的确是一种毒,然而这是一种完全无益的毒。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无益就是自己诞生的意义。”带有“世纪儿”的性质,清显的存在如果是在一个普通人家的话对于其他人来说根本没有太多意义,但他偏偏又是在这样一个战功赫赫的武功世家中,虽然清显跟家族是格格不入的,但联想到家族血统的遗传,清显也不例外,只是以一种完全无益的方式体现了出来。在这上面,清显好像受到冥冥中家族精神操纵的一个木偶一样。再看他的恋爱历程,读者看见的又是一个渴望长大却又在乎着自己优雅在乎着自己被爱的孩子,受到轻轻的挑逗,他就会愤怒不已,但却又不像孩子一样大发脾气,而是如同老练的花花公子一样不理不睬——只是后者的冷淡是为了摆脱或者进一步吸引对方,但清显却是认真地洗刷着自己的耻辱。在爱情的拉锯战中,起初,他是辛苦的,为了一封回信就要挣扎很久,因为他的自尊和自恋,但自己并不觉得,并且拥有光鲜的尽握主动权的外表,“这正是清显自己由于一味忠实于这种曲折的感情,而给自己招来的事态”。
但当他终于发现自己爱着聪子的时候,自己给自己套上的枷锁终于彻底解除了,在其他人眼中是最初级和最污秽的肉感,却因为清显的倔强和自我爱惜,被压抑了那么久,人性在这一刻才迸发出来。后来的清显,就和一般恋爱中的男子无异了,完全不受理性的支配,终于去世,但那句和本多在瀑布下见面的遗言预示着故事没有结束。
绫仓聪子
纵观小说全文,聪子的语言表达中最具个性的,只有一句话:“不知女囚犯是穿什么样的囚衣,我想穿上它,看看清显还爱不爱我……”除了最后的出家之外,聪子的所有行为几乎并非是出自自己内心,要么是蓼科要么是自己的长辈早就安排好了的。从一出场,这个女人就充满了一种不知名的魅力,神秘但异常吸引人,而后的行踪也带着日本女人特有的诡秘和雅致的混合。但实际上,除了和清显在一起的时候,聪子的心里根本无从知晓,而她像姐姐一样的成熟也给了这个女人掌控着一切的错觉。但实际上,从后面来看,她只是个对爱情投入很多的寻常女子罢了,根本分不清哪些举动是她自己的哪些是蓼科让她去做的,即使说全部都是蓼科在控制着她也不为过。
即使如此,这个智商不太高的女人仍然带有强烈的吸引力。但最后的时刻,她的出家却并不让人觉得奇怪了,似乎也是她唯一可以接受的结局。聪子在突然决断尘缘归隐佛门后,清显不远千里来修月寺欲求一见而被拒门外。比丘尼或许应该将感情藏在心底,或许是聪子内心的伤口无法愈合,但是这种欲见与不得见表现出了令人窒息的冷漠与悲伤。更重要的是,聪子没能走出别人和她自己共同制造的误区,在若非王室即修月寺的思维定势中透出了她力不从心的妥协和无奈。全书对聪子的描写就是一个优雅的典范。[4]
本多繁邦
在《春雪》里,本多的位置稍显尴尬,因为清显实在是过于耀眼,所以相对沉稳内敛的本多就要低调很多。三岛安排他出场就是为了给清显找一面镜子,一面绝对理性的镜子,因为他是来自法律世家并且对此有所爱好的。但如果将他理解成一个理性甚至刻板的人,那就大错特错了,且看“在同目前实定法繁琐的黑框叠印起来的时候,他发现了自然法的神的理性和《摩奴法典》的根本思想,比如“有必要经常从更广阔的视野来展望白天澄明的蔚蓝天空,和夜间布满闪烁星辰的苍穹”。还有当表妹房子向他试图靠近后“本多繁邦总是念念不忘,自己的膝部经历过一段温馨而沉重的时刻”,不过本多的心也并非百炼钢,而且这颗如同磁石一样向着理性王国靠拢的心,其实在挣扎着。在旁观清显的时候,本多是冷漠的,也许友人的悲剧让他畏惧并进一步加强他的理性城堡的坚固。[4]
作品鉴赏
编辑
作品主题
《春雪》作为三岛文学艺术美的升华,以平安王朝小说古典式的悲恋模式,编制了一个充满神秘感和感伤情怀的、浪漫式的恋爱故事,来展开梦与轮回主题。而且以主人公清显的“柔弱纤细”,再现了光源氏的古朴的风雅美,即三岛所谓的“和魂”。
三岛曾写过好几部日本男儿严格尚武理想的小说,但在《春雪》这部小说里,他却充分地发挥了抒情诗般的感情,特别是结尾部分,他向装饰平安朝小说的女性优雅挑战。从文章的角度来看,该书以一种极致美的方式再现了对明治时期的日本充满眷恋的情绪。三岛由纪夫特别善于对业已流逝时代的记叙手法,《春雪》应算是其中的翘楚之作。[4]
“所谓优雅就是触犯禁忌,而且是触犯至高的禁忌。”聪子已许配给皇室,与她幽会私通就是犯禁,就是向“不可能”这一观念挑战。《春雪》通篇贯穿着对这种犯禁的礼赞。正是有了这种不可能,爱心才愈见坚贞,正是有了神圣的障碍,爱情才迸发出炽热的火花。皇室未提亲时,他们的爱是那样模棱两可、暗淡无光,那样平凡市俗,带着青春期少男少女的嬉戏色彩。而在聪子终身已定之后,他们的爱升华了。“倘使我们是一对公认的情侣,恐怕就不会这么大胆了吧。”难成眷属之后,他们才倍觉情之深之切,或者准确地说,正是难成眷属,才促使他们的爱情逆反地达到新的高度。
然而,若仅此而已,《春雪》的寓意只不过达到愈是得不到的愈想得到这一层面,并不难理解,也不具有令人困惑、令人颤栗的日水文化的魔力,问题在于作者倾注全力赞美的、主人公不惜一切代价的殉教式精神状态和求道性情感追求。这种不惜以死相争的精神状态,如果仅就《春雪》而言,或许可以看做是获取爱情的手段,成为讴歌爱情纯洁伟大的注脚。但是,从三岛文学的总体倾向看,这种趋亡性、殉教性的情感体系显然远远超越手段层次,而上升为一种执着的目的性追求。
如果说“不顾一切不择手段地向不可能挑战”,这里的不择手段仍不失为“手段”,用以获得不可能之物,那么,为了凸现这种手段的惨烈、哀切而故意制造“不可能”就完全反手段为目的了。
清显与聪子并非没有终成眷属的可能。在绫仓家答应皇室的求婚之前,只要清显愿意,两家完全可能联姻。“悲剧”产生的原因不在门当户对的封建观念,不在阴差阳错的命运多衅,而在于主人公的性格倾向:为了表示爱或美的伟大,必须采取以死相争的手段;为了衬托出以死相争的哀切惨烈,又必须使爱、美等对象物成为“不可能”。简言之是这样一个怪圈:为了美必须死亡(手段),为了死亡得美(哀切惨烈),又需要美的“死亡”(追求对象对于人的异化,主体与对象沟通的“不可能”)。所以,清显“就象一面旗帜仅仅为风的存在而存在”,以,“聪子知道,与其说他爱一朵美丽的鲜花,毋宁说他更爱长满了刺的暗淡的花种子。”
不仅男主人公积极为爱的不可能而行动,女主人公聪子身上也有一种殉教式的精神倾向。两位主人公都具有趋亡性倾向,正表明作者本人的这种倾向。[5]
艺术特色
这部作品在纯爱中也贯穿了“优雅的犯禁”和“亵渎的快乐”的对立,并在这种对立中发现美、创造美,又毁灭了美。在这里,三岛将他的浪漫、唯美与古典主义发挥到了尽美之境。小说也因而浸润着东方艺术的神秘色彩。
设置
《春雪》巧妙借用了“动机”和“犯忌”的设置,使小说情节的推进处于时间紧迫和冒犯禁忌的张力中,以致紧紧抓住了读者的心理,使情节发展扣人心弦。
关于“动机”,一种说法是:一个人物采取某一行动的原因(亦即他的心理动因)。在《春雪》中,聪子家与洞院宫家举行订婚仪式的日子,形成了“动机”,它推动着小说的情节发展。举行订婚仪式的日子日益临近,在两个相爱的年轻人心目中,这如同一道“催命符”,要将他们的恋情嘎然斩断。另一方面,它激发主人公猛醒,迫使他们果敢起来,不顾一切投入将要被剥夺的激情中,将逝的恋情,也使得他们把每天当作最后一天,决绝地尽情欢愉。订婚仪式的日子一天天临近,情节步步推向高潮。
“犯忌”是小说技巧之一,正面刻画描写离经叛道的行为,产生犯忌的效果,使得作品平添了张力。
《春雪》以未来王妃私通(并且怀孕)的设置,刻画一种面临灭顶之灾的绝望爱情,使作品充满了紧张感,最终爱情焚身的少男少女一死一入空门,令人叹息,也显示了青年男女远离世俗,完全不计较利害得失,对爱情以生死相许的高贵情感。[2]
叙事
《春雪》的构思不同于传统小说模式,并没有按部就班地以时间为轴进行叙事,而是以清显的视角为主线,根据需要对情节进行拼贴和重组,为了让读者更好地了解故事,而进行了插叙,倒叙的补充。这样一来,读者也跟着主人公的思路而同喜同悲,更能打动人心,实现读者与作品的共鸣。
《春雪》则立足于传统日本式的故事情节,开头略有平铺直叙之嫌,但愈往后愈可以发现作者的独具匠心。后面的情节里无论是“赏雪”“赏樱”还是“幽会”“诀别”都凄婉动人,浪漫唯美。
描写
《春雪》里刻意烘托出的温葬平和愈境里,凸显了青年男女对爱的仿徨与无助,面对爱人的骄矜与自尊,失去爱情时的苦闷与挣扎,在飘扬的雪花里,原本纯美的爱情有了一种无奈的苍凉。《春雪》多维地刻画展现了美,情境冷寂的美,男女主人公清新的美,爱情伟大的美,心灵娇贵的美,却又毫不留情地毁掉了这一切的美,这一三岛惯用的文学创作手法,因为美的极致,毁灭的彻底而让人格外神伤。[1]
作品评价
编辑
日本作家川端康成:“这部长篇是《源氏物语》以来日本小说的名作”。[6]
美国的日本文学研究家、翻译家唐纳德·金:“《春雪》是三岛的写作技巧达到了炉火纯青的至高领域的一部小说。”[7]
日本文学评论家篠田一士:“(《春雪》)探索的乃是向绝对挑战的严肃的形而上式的命题”。[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