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优美句子

藏族的春节习俗

日期:2019年11月02日 分类:优美句子

 藏族春节习俗

藏族人民过年,是按照自己的历法过藏历年。藏历和汉族农历相近。藏历年一般是在汉族春节过后的几天内来临的。在除夕前一天,当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家家户户都把脏水污物往西边倒掉,让那些脏东西跟着太阳落山而除掉,以示辞旧迎新,盼望人丁兴旺,万物生长。

除夕这天,要举行隆重、盛大的“跳神会”。人们穿着艳丽的服装,戴上奇形怪状的面具,在海螺、大鼓、唢呐等乐器伴奏下,高歌狂舞,以示去旧迎新,驱邪降福。除夕晚上,藏民们喜欢吃的食物是油饼、奶饼、血肠、手抓肉等。大年初一早晨,妇女们僦先去河边或井旁背“吉祥水”,象征全家吉祥,健康长寿。接着,家家户户都在醒目的红桌上摆上象征性的供品“竹素其玛”。“竹素其玛”即是元宝式的长形大彩盆(类似汉族地区的五谷斗),在一头装满麦粒,另一头装满用白糖、酥油和青稞面做成的糕点,并在上面插上几束染了颜色的麦穗和青稞穗,祝望五谷丰登,人畜兴旺。欢乐的人们在摆着“竹素其玛”的屋子里,围在一起互敬青稞酒,赠献哈达,尽情唱歌跳舞,庆祝新春。

春节期间,亲友和邻居之间,都互相拜年,互赠哈达,祝愿愉快幸福。并用青稞酒、酥油茶和糕点招待客人。广场上和原野中更是热闹非常,青年们聚在一起举行赛骊和射击比赛,歌声和喝彩声此起彼伏。比赛结束后,大家围在一起,点起篝火,弹唱团结祝福歌,跳起“锅庄”、弦子舞,狂欢入夜。

藏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文化绚丽多姿,是祖国文化宝库中的一颗光彩夺目的明珠。其歌舞、音乐、戏剧、绘画都有独到的特色。《格萨尔亚传》是举世闻名的英雄史诗,也是全世界最长的诗篇,情节也很生动。

带有藏族色彩的春节祝福短信

藏族春节习俗藏族人民过年,是按照自己的历法过藏历年。

藏历和汉族农历相近。

藏历年一般是在汉族春节过后的几天内来临的。

在除夕前一天,当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家家户户都把脏水污物往西边倒掉,让那些脏东西跟着太阳落山而除掉,以示辞旧迎新,盼望人丁兴旺,万物生长。

除夕这天,要举行隆重、盛大的“跳神会”。

人们穿着艳丽的服装,戴上奇形怪状的面具,在海螺、大鼓、唢呐等乐器伴奏下,高歌狂舞,以示去旧迎新,驱邪降福。

除夕晚上,藏民们喜欢吃的食物是油饼、奶饼、血肠、手抓肉等。

大年初一早晨,妇女们僦先去河边或井旁背“吉祥水”,象征全家吉祥,健康长寿。

接着,家家户户都在醒目的红桌上摆上象征性的供品“竹素其玛”。

“竹素其玛”即是元宝式的长形大彩盆(类似汉族地区的五谷斗),在一头装满麦粒,另一头装满用白糖、酥油和青稞面做成的糕点,并在上面插上几束染了颜色的麦穗和青稞穗,祝望五谷丰登,人畜兴旺。

欢乐的人们在摆着“竹素其玛”的屋子里,围在一起互敬青稞酒,赠献哈达,尽情唱歌跳舞,庆祝新春。

春节期间,亲友和邻居之间,都互相拜年,互赠哈达,祝愿愉快幸福。

并用青稞酒、酥油茶和糕点招待客人。

广场上和原野中更是热闹非常,青年们聚在一起举行赛骊和射击比赛,歌声和喝彩声此起彼伏。

比赛结束后,大家围在一起,点起篝火,弹唱团结祝福歌,跳起“锅庄”、弦子舞,狂欢入夜。

藏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文化绚丽多姿,是祖国文化宝库中的一颗光彩夺目的明珠。

其歌舞、音乐、戏剧、绘画都有独到的特色。

《格萨尔亚传》是举世闻名的英雄史诗,也是全世界最长的诗篇,情节也很生动。

藏族的传统节日

正月藏历年------传统节日,藏历正月初一,节期三五天,藏语称"洛赛"节.洛赛节洛赛节 是牧区藏族最隆重的节日,藏语叫“洛赛”即新年。

由于受“文化大革命”的破坏,甘南地区这一节日以汉族的农历正月初一为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期逐渐开始过藏历年,但只区限于一些学校、机关)。

初一日,家家煨搡,在佛龛前点燃酥油灯,供奉酥油炸成的各种面点和自酿的青稞酒,还有杂色的青稞,以预示来年的丰收。

男、女、老、幼皆换新装,常常是长者先起来,从外面背回一桶“吉祥水”,饮饱牲畜后唤醒大家,一家人开始吃东西。

此时,长辈逐个祝“洛赛尔桑”(新年好)、“扎西德勒”(吉祥如意),晚辈回敬“扎西德勒合彭松错”(吉祥如意,功德圆满)。

初一日一般全家都不出门。

群众性的活动,如赛马、唱歌、跳舞等,安排在初三。

■ 跳神驱鬼仪式元月二十四至二十六日,举行赛马射箭比赛和跳神驱鬼仪式。

腊月布达拉跳神大会即在布达拉宫仁乃贡萨殿前举行的跳神舞会,也是拉萨藏传佛教界重要的节庆。

每逢这个节庆到来,拉萨的居民,大都扶老携幼、空室前往观看,热闹非常。

跳神大会的意义,在于驱除魔鬼,预庆来年的如意吉祥。

跳神(法舞)演员由布达拉宫南木甲札仓的僧人担任。

表演者穿彩衣,头戴骷髅牛头、鹿头、魔鬼等面具,配以长号、鼓钹等音乐。

所表演的法舞内容,据说有一段关于一位老人不畏猛虎,以毅力和佛法战胜凶恶的戏。

当打虎老人退场后,这时早预备在场两南角的一日满盛菜油的铁釜,被干柴忽然烧起来。

釜中油也随之燃烧,熊熊之火直冲数十米高空,宣告着所有恶魔邪鬼已收人油益中随之焚化消灭。

在熊熊的火焰中,跳神会便告结束……摆花节------每年正月十五日举行,青海,甘肃两地的藏民居聚地称为"酥油花灯节".■ 酥油花灯节元月十五日,是酥油花灯节,藏语叫“坚俄曲巴”。

藏历元月15日是传昭大会的最后一天,为了庆祝释迦牟尼与其他教派辩论的胜利。

人们集于拉萨八角街,白天朝佛、转经、入夜满街搭起各种花架,高达十五米左右,放上用彩色酥油捏成的神仙、人物、花木、鸟兽等形象并点燃酥油灯进行祝福。

显示出藏族人民高度的造型艺术。

花灯点燃之后,宛若群星降落,闪闪烁烁,一片辉煌。

达赖也出巡赏灯。

另外。

还有木偶表演。

老百姓们围着酥油灯载歌载舞。

《藏历新年》 藏族新年有哪些风俗习惯?这些风俗有什么深刻的含义?...

藏族人民过年,是按照自己的历法过藏历年。

藏历和汉族农历相近。

藏历年一般是在汉族春节过后的几天内来临的。

在除夕前一天,当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家家户户都把脏水污物往西边倒掉,让那些脏东西跟着太阳落山而除掉,以示辞旧迎新,盼望人丁兴旺,万物生长。

除夕这天,要举行隆重、盛大的“跳神会”。

人们穿着艳丽的服装,戴上奇形怪状的面具,在海螺、大鼓、唢呐等乐器伴奏下,高歌狂舞,以示去旧迎新,驱邪降福。

除夕晚上,藏民们喜欢吃的食物是油饼、奶饼、血肠、手抓肉等。

大年初一早晨,妇女们僦先去河边或井旁背“吉祥水”,象征全家吉祥,健康长寿。

接着,家家户户都在醒目的红桌上摆上象征性的供品“竹素其玛”。

“竹素其玛”即是元宝式的长形大彩盆(类似汉族地区的五谷斗),在一头装满麦粒,另一头装满用白糖、酥油和青稞面做成的糕点,并在上面插上几束染了颜色的麦穗和青稞穗,祝望五谷丰登,人畜兴旺。

欢乐的人们在摆着“竹素其玛”的屋子里,围在一起互敬青稞酒,赠献哈达,尽情唱歌跳舞,庆祝新春。

春节期间,亲友和邻居之间,都互相拜年,互赠哈达,祝愿愉快幸福。

并用青稞酒、酥油茶和糕点招待客人。

广场上和原野中更是热闹非常,青年们聚在一起举行赛骊和射击比赛,歌声和喝彩声此起彼伏。

比赛结束后,大家围在一起,点起篝火,弹唱团结祝福歌,跳起“锅庄”、弦子舞,狂欢入夜。

藏族的传统节日有哪些

1.雪顿节,是西藏藏族人民的重要节日之一,每年藏庆七月一日举行,为期四、五天。

雪顿是藏语译者,意思是“酸奶宴”,于是雪顿节便被解释为喝酸奶的节日。

按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的规定,每年藏历六月十五至七月三十日为禁期,大小寺庙的喇嘛不许外出,以免踩死小虫,待七月三十日解禁之后方可下山。

喇嘛下山时,农牧民拿出酸奶敬献,形成雪顿节 。

2.大佛瞻仰节,是西藏的日喀则僧俗民众每年藏历五月间在扎什伦布寺举行大佛瞻仰节。

扎什伦布(藏语音译“吉祥须弥山”)寺,喇嘛教格鲁派(黄教)第四大寺。

在西藏日喀则尼色日山下,为历世班禅的驻锡地 。

3.祈祷节是藏族地区最为隆重的既是大型宗教活动,也是民间性的节日活动,藏语叫“莫郎切波”。

在州内藏区,有两类这种盛会,一是格鲁派的祈祷节;一是藏族原有的宗教,本波教的祈祷节,这两个祈祷节相同,每年举行两次,一次是在农历六月十五,一次是农历正月初一至初三。

正月的祈祷节比夏季的祈祷节要隆重。

州内还有本波教的寺庙和信徒,他们至今还保留着浓厚的原始宗教的习俗。

4.降神节,降神节藏语称“拉波堆庆”。

据藏传佛教教义,“拉波堆庆”是佛祖释迦牟尼下凡人间的日子;另一种说法则称,当天是释迦牟尼7岁时为报答母恩,来到天堂向母亲讲经说法后返回天竺迦尸城的日子。

5.跳神节,跳神节在每年藏历十二月二十九日举行。

届时,拉萨布达拉宫和木鹿寺分别进行“跳神驱鬼”活动。

在布达拉宫的叫作“宫内跳神”,在木鹿寺的称“木鹿跳神”。

跳神节有除旧岁、迎新年的意思。

拓展资料:藏族男性服饰分勒规(劳动服饰)、赘规(礼服)、扎规(武士服)三种;妇女服饰在节庆、生活中的重大事件、仪礼时的服饰变化较大,节日服饰都较平时着装富丽、盛重。

现在,很多藏胞家庭的衣橱中增添了西装、夹克等现代服饰,反映了藏族人民新的服饰情趣。

但是,不少人在节日时仍然保持着传统着装。

青海农区藏族姑娘到十五、十七岁时,要把童年型的辫套改为成年型辫套。

并要选择吉日进行,称"戴天头"(即姑娘成人礼),要请僧侣先举行宗教仪式,再由成年妇女为姑娘更新装,拜佛、祖先和父母,这时女眷们唱《跪拜天·祖歌》。

海西藏族姑娘在十五岁要佩挂"马尔顿"(发套)它用布或绸缎制成,上面饰以许多银盾、珊瑚。

果洛藏族新婚女子要穿大袖大褂和华丽的背心,大褂袖口镶有一圈彩虹式贴边。

同样,天祝藏族未婚女子的发套比已婚妇女发套短得多,而阿坝州藏族女子十六岁后才开始蓄发结辫。

甘肃卓尼未婚少女把三根辫梳编起来,已婚妇女则中间编,两边不编,但从腰以下又都编串起来。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藏族服饰https://baike.baidu.com/item/藏族服饰百度百科藏族https://baike.baidu.com/item/藏族

藏族的节日(包括节日名称、时间以及主要活动内容)(50字以内)

藏族的节日,一般都有浓厚的民族和宗教特色。

藏历元月一日是藏族的新年,藏语的意思是“国王新年”。

此是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

新年这天,天刚亮,穿着节日服装的青年男女都要互相拜年,见面要恭祝吉祥如意。

盛装的藏族人会到附近的寺庙朝佛,或成群结队地上街唱歌跳舞,但不能到亲友家去做客。

元月十五日,是酥油灯节,白天,人们到各寺朝佛祈祷;夜晚,拉萨八廓街举行酥油花灯会,满街搭起各种花架,上面摆着五颜六色的各种神仙、人物、鸟兽和花木等形象,还有木偶表演。

夜间郊区农人会进行对歌比赛,有时延续几天才能结束,此是拉萨最热闹的节日。

藏历四月相传是佛月,四月十五日又是释迦牟尼诞辰及圆寂的节日,因而这个月,藏族人都要朝佛念经,磕长头,禁止屠宰牲畜,积功德,并祈祷丰收。

藏历的五月十五日,是林卡节,意为世界快乐日。

这一天,人们都会穿着节日的服装,带着酥油茶、青稞酒和各种美味食品到林卡野餐。

从七月一日至七月三十日为雪顿节。

时值三大寺夏季法会之期,由于需供养参加夏季法会的僧众以酸奶,并演出藏戏,故有“雪顿”之名。

“雪”即藏语里的“酸奶”,“顿”为观会之意。

各地专业和业余藏戏剧团都会聚集在罗布林卡,演出各种剧目的藏戏,七月十日左右,各藏戏团到城镇、寺院和郊区进行演出。

现在雪顿节期间还同时举行大规模的物资交往,亦为当地最大的贸易会。

此外还有藏历八月的丰收节,藏语称“望果”,意为巡游田地。

为庆祝丰收,当地藏民们除尽情歌舞外,还举行赛歌、赛马、赛牛、射箭、抱石和摔跤等活动。

藏历十月十五日,是仙女节,每年这一天,举行各种降神活动,尤其是妇女们更为积极,认为这是她们的节日。

十月二十五日是燃灯节,纪念宗喀巴成道,西藏各地寺院和俗家的屋顶上点燃了无数的油灯,以示纪念。

藏历十二月二十九日是驱鬼节,各寺举行跳神活动,以布达拉宫最为盛大,驱鬼消灾,以祈求来年丰顺。

藏族传统节日是什么

藏族的传统节日包括雪顿节、大佛瞻仰节、祈祷节、望果节、展佛节、失勤节、藏历新年等。

雪顿节 在藏语中,“雪”是酸奶子的意思,“顿”是“吃”、“宴”的意思,所以雪顿节按照藏语来解释,就是吃酸奶子的节日。

因为在雪顿节期间有隆重而热烈的藏戏演出,和规模盛大的晒佛仪式,所以雪顿节又叫做藏戏节或者展佛节。

传统的雪顿节以展佛为序幕,以演藏戏看藏戏、群众游园为主要内容,同时还有精彩的赛牦牛和马术表演等。

2.大佛瞻仰节 大佛瞻仰节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是由佛教理论大师宗喀巴的弟子根顿珠巴在1468年创办的。

大佛瞻仰节是一个宗教活动,节日连续三天。

在三天的节日内,扎什伦布寺会展出各种不同的佛像,供佛教徒瞻仰。

3.祈祷节 祈祷节也是西藏民间大型且隆重的宗教活动。

在藏语中,祈祷节藏语叫“莫郎切波”。

祈祷节每年举行两次,每年举行两次,一次是在农历六月十五,一次是农历正月初一至初三。

在州内藏区,有两种类型的祈祷节,一种是格鲁派的祈祷节;另一种是藏族原有的宗教,本波教的祈祷节。

4.望果节 望果节,顾名思义,它是藏族农民欢庆丰收的节日。

望果节流行于西藏自治区的拉萨、日喀则、山南等地,时间在每年藏历七、八月间,具体日期随各地农事季节的变化而变化,一般在青稞黄熟以后、开镰收割的前两三天举行。

所以,望果节的日程都以乡为单位,根据当地的农作物成熟情况由乡民集体议定。

...

藏族的传统节日。

藏族是我国55个少数民族之一,也是一个节日比较多的少数民族,它与汉族节日习俗有着很大的差别,是青藏高原的原住民,主要分布在西藏自治区、四川省、青海此外云南滇西北、甘肃甘南等地区也有分布。

藏族人民有着自己的传统节日和自己的风俗习惯,也有着自己的藏族日历。

藏族的传统节日 转山会 转山会是藏族传统节日,又称沐佛节、敬山神。

流行于甘孜、阿坝藏族地区。

每年农历四月八日诞辰时,有九龙叶水为其沐浴,故又称沐佛节。

每年这一天,甘孜藏区远近群众身着民族服装,汇集到跑马山上和折多河畔。

人们先到寺庙里燃香祈祷,焚烧纸钱。

然后转山祭神,祈求神灵保佑。

转山后,支起帐篷进行野餐,演藏戏。

唱民间歌谣,跳锅庄舞、弦子舞,骑手们还进行跑马射箭比赛。

在此期间,人们还要举行物资交流活动和其他文化体育活动。

藏族的传统节日 采花节 采花节是舟曲县博峪一带藏族传统节日。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日举行,节期两天。

传说,很久以前博峪是一个荒僻的山沟,人们以采集和狩猎为生,以树叶和兽皮做衣服。

一天,从远方来了一位叫莲芝的姑娘,她美丽善良,心灵手巧,教会了当地人们开荒种地和织布缝衣,还采来百合花为人们治病。

有一年五月初五这天,莲芝上山采花,被镍风卷下悬崖摔死了。

人们很悲伤,便在这一天上山采花纪念她。

久而久之,形成了采花节。

黄藏历元旦 藏族称新年为“洛萨”。

藏历年古时曾以麦熟为岁首或麦收为岁首,是在夏秋季。

据记载,公元前100年以前,藏族就有自己的历法,它根据月亮的圆缺来推算日、月、年。

公元7世纪,唐朝文成、金成两位公主先后入藏成婚结盟,带来内地的历法。

此后,藏族古历法与汉历、印度历法相结合,到元代时形成了天干、地支、五行合为一体的独特的历法。

大约十三世纪元代的萨迦王朝时定为藏历元月一日为新岁起始,沿袭至今。

藏族节日繁多,其中最为隆重、最具有全民族意义的要数藏历新年。

藏历新年相当于汉族的春节,是一年最大的节庆。

从藏历十二月中旬开始,人们就准备过年吃、穿、用的节日用品。

成千上万的农牧民涌入拉萨城,购买各种年货。

此时是拉萨一年中最为繁忙的季节。

藏民族过年是从藏历十二月二十九日开始的。

藏历除夕是个十分忙碌的日子。

藏历初一,是在凌晨时分吉祥的“折嘎”说唱中迎来的。

藏族人大年初一会来一个“抢水比赛”,每户要出一名青年人到河边、井口或自来水下“抢”头道水。

据藏族传统,藏历初一谁抢到第一桶水,就是“金水”,第二桶水被称为“银水”,预示着吉祥、幸运,财源滚滚。

当太阳升起时,盛装的人们按长幼次序已吃完几道节日食品。

那时,邻居间就要挨户端琪玛、敬青稞酒,高诵沿传已久的“扎西德勒品松措”、“艾玛帕卓贡康桑”等表示吉祥、健康、幸福、和睦的祝辞。

此后,全家会闭门欢聚。

大年初一,许多信仰佛教的农牧民还到拉萨的大昭寺进行朝拜,祈求新年平安、健康。

到了大年初二,走亲访友活动使大街小巷热闹起来,也成了人们展示新年时装的时刻,到处都是“洛萨(新年)扎西德勒!”的祝福声。

大年初三的活动则以宗教、文体内容为主,转经路上、房顶上弥漫着浓浓的桑烟,年轻人在房顶和山顶上插五彩经幡,以祈福禳灾,而广大农牧区还将举行新马驮鞍仪式、赛马、拔河、投掷等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

藏历新年的欢庆活动将一直持续到藏历正月十五。

藏历农家新年 由于在藏历的元月,后藏(西藏主要的产粮区,指日喀则一带)农民就要开始春耕,所以后藏一带的藏族祖先很早以前就把每年的藏历12月1日定为藏历农家新年。

过藏历农家年的习俗一般只在西藏日喀则一带,其中包括西藏拉萨的尼木县,而西藏的大部分地区,都是在藏历每年的1月1日过新年的。

藏族节日本就繁多,而藏历农家新年是后藏一带最为隆重、最具有民族意义的节日。

从藏历11月中旬开始,人们就开始准备过年时吃、穿、用的节日用品。

虽然真正的农家新年是藏历12月1日,但过节的喜庆活动则从藏历11月29日就开始了。

从这天晚上的“古突”合家团聚开始,藏历农家新年的一系列欢乐活动正式拉开了帷幕。

藏历农家新年的欢庆活动与西藏其他地区过藏历新年的活动基本相同,其欢乐活动将一直持续到藏历正月十五。

萨噶达瓦节 四月十五日是藏族的萨噶达瓦节。

关于它有两种说法:一说是纪念释迦牟尼成道的日子;一说是纪念文成公主到达拉萨的日子。

这天西藏各地都要举行宗教纪念活动。

在云南的藏族人民有的还要到维西县的达摩山朝拜,有“转葛拉”(绕山)的仪式。

女儿节 甘肃文县的藏族,每年农历五月初四、初五,是他们的“女儿节”。

节日期间,姑娘们由自己的胞兄陪同,穿上艳丽的服装,带上美味可口的佳肴,上山采茶对歌,和小伙子互相敬酒,祈祝吉祥。

望果节 “望果节”(意为转田间)是西藏藏族传统节日之一。

节期为一至三天不等。

每年七月,粮食收成在望,藏民们便背着经卷转绕田间,预祝丰收。

同时举行赛马、射箭、文艺表演等活动。

雪顿节 雪顿节是藏族传统节日,起源于公元11世纪中叶。

每年藏历七月一日举行,为期四五天。

雪顿...

藏族有什么节日

藏族的节庆活动很多,几乎每月都有一个节日,而且民间节日和宗教节日互相穿插。

传统节日中以藏历新年、沐浴节、雪顿节和望果节最有规模、最具特色。

此外还有达玛节、赏花节、上九节、郎扎热甲节、俄喜节、罗让扎花、沐浴节、驱鬼节、响浪节、酥油花灯节、望果节、转山会等等。

转山会 转山会是藏族传统节日,又称沐佛节、敬山神。

流行于甘孜、阿坝藏族地区。

每年农历四月八日诞辰时,有九龙叶水为其沐浴,故又称沐佛节。

每年这一天,甘孜藏区远近群众身着民族服装,汇集到跑马山上和折多河畔。

人们先到寺庙里燃香祈祷,焚烧纸钱。

然后转山祭神,祈求神灵保佑。

转山后,支起帐篷进行野餐,演藏戏。

唱民间歌谣,跳锅庄舞、弦子舞,骑手们还进行跑马射箭比赛。

在此期间,人们还要举行物资交流活动和其他文化体育活动。

采花节 采花节是南坪县博峪一带藏族传统节日。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日举行,节期两天。

传说,很久以前博峪是一个荒僻的山沟,人们以采集和狩猎为生,以树叶和兽皮做衣服。

一天,从远方来了一位叫莲芝的姑娘,她美丽善良,心灵手巧,教会了当地人们开荒种地和织布缝衣,还采来百合花为人们治病。

有一年五月初五这天,莲芝上山采花,被镍风卷下悬崖摔死了。

人们很悲伤,便在这一天上山采花纪念她。

久而久之,形成了采花节。

黄藏历元旦 黄藏历元旦是藏族人民最重要的节日,要穿着盛装相互拜年,并到寺院朝拜祈福。

正月十五日,各大寺院举行法事,入夜,各家点燃酥油灯盏,在青海塔尔和拉萨大昭寺等寺,喇嘛用酥油制成的酥油花,色彩鲜丽,雕塑精巧,远近驰名。

四月十五日,相传为释迦牟尼成佛和文成公主到西藏的日子,各地举行宗教活动纪念。

七月,粮食收成在望,农民背着经卷转绕田间,称旺果节,预祝当年丰收藏历新年。

藏族称新年为“洛萨”。

藏历年古时曾以麦熟为岁首或麦收为岁首,是在夏秋季。

据记载,公元前100年以前,藏族就有自己的历法,它根据月亮的圆缺来推算日、月、年。

几百年过后,苯教徒(西藏的原始宗教)又能精确推算出冬至日归时间,并以此作为一年初始,形成了节日及各种仪轨。

公元7世纪,唐朝文成、金成两位公主先后入藏成婚结盟,带来内地的历法。

此后,藏族古历法与汉历、印度历法相结合,到元代时形成了天干、地支、五行合为一体的独特的历法。

大约十三世纪元代的萨迦王朝时定为藏历元月一日为新岁起始,沿袭至今。

藏族节日繁多,其中最为隆重、最具有全民族意义的要数藏历新年。

藏历新年相当于汉族的春节,是一年最大的节庆。

从藏历十二月中旬开始,人们就准备过年吃、穿、用的节日用品。

成千上万的农牧民涌入拉萨城,购买各种年货。

此时是拉萨一年中最为繁忙的季节。

藏民族过年是从藏历十二月二十九日开始的。

晚上,家家户户要团聚在一起吃“古突”(面团肉粥),以此辞旧迎新,求得太平康乐。

一家人在欢声笑语中吃完九道“古突”后,举着火把,放起鞭炮,呼喊着“出来”,走到十字路口祈望给来年带来好运。

藏历除夕是个十分忙碌的日子。

这天,除打扫房舍、个人卫生外,各家都要在一个叫“竹素琪玛”的木斗内装酥油拌成的糌粑、炒麦粒、人参果等食品,上面插上青稞穗和酥油花彩板。

然后把琪玛、“卡赛”(油炸果子)、青稞酒、羊头、水果、茶叶、酥油、盐巴等摆放在正堂藏柜之上,在大门前用糌粑或白粉画上吉祥八图,预祝新年五谷丰登、人畜两旺。

藏历初一,是在凌晨时分吉祥的“折嘎”说唱中迎来的。

藏族人大年初一会来一个“抢水比赛”,每户要出一名青年人到河边、井口或自来水下“抢”头道水。

据藏族传统,藏历初一谁抢到第一桶水,就是“金水”,第二桶水被称为“银水”,预示着吉祥、幸运,财源滚滚。

当太阳升起时,盛装的人们按长幼次序已吃完几道节日食品。

那时,邻居间就要挨户端琪玛、敬青稞酒,高诵沿传已久的“扎西德勒品松措”、“艾玛帕卓贡康桑”等表示吉祥、健康、幸福、和睦的祝辞。

此后,全家会闭门欢聚。

大年初一,许多信仰佛教的农牧民还到拉萨的大昭寺进行朝拜,祈求新年平安、健康。

到了大年初二,走亲访友活动使大街小巷热闹起来,也成了人们展示新年时装的时刻,到处都是“洛萨(新年)扎西德勒!”的祝福声。

大年初三的活动则以宗教、文体内容为主,转经路上、房顶上弥漫着浓浓的桑烟,年轻人在房顶和山顶上插五彩经幡,以祈福禳灾,而广大农牧区还将举行新马驮鞍仪式、赛马、拔河、投掷等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

藏历新年的欢庆活动将一直持续到藏历正月十五。

藏历农家新年 由于在藏历的元月,后藏(西藏主要的产粮区,指日喀则一带)农民就要开始春耕,所以后藏一带的藏族祖先很早以前就把每年的藏历12月1日定为藏历农家新年。

过藏历农家年的习俗一般只在西藏日喀则一带,其中包括西藏拉萨的尼木县,而西藏的大部分地区,都是在藏历每年的1月1日过新年的。

藏族节日本就繁多,而藏历农家新年是后藏一带最为隆重、最具有民族意义的节日。

从藏历11月中旬开始,人们就开始准备过年时吃、穿、用的节日用品。

虽然真正的农家新年是藏历12...

藏族有哪些传统节日?

藏族节日繁多,基本上每个月都会有节日。

藏历元月,是节日最多也最隆重的月份,在这个月里,几乎天天都在过节。

藏族节日是藏族文化最主要的表现。

藏传佛教在中国西藏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成为藏族人民生活的一部分,西藏的节日由于受其深刻影响,而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有的已演化成纯粹的宗教节日。

雪顿节,是西藏藏族人民的重要节日之一,每年藏庆七月雪顿节晒佛活动一日举行,为期四、五天。

雪顿是藏语译者,意思是“酸奶宴”,于是雪顿节便被解释为喝酸奶的节日。

按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的规定,每年藏历六月十五至七月三十日为禁期,大小寺庙的喇嘛不许外出,以免踩死小虫,待七月三十日解禁之后方可下山。

喇嘛下山时,农牧民拿出酸奶敬献,形成雪顿节。

大佛瞻仰节,是西藏的日喀则僧俗民众每年藏历五月间在扎什伦布寺举行大佛瞻仰节。

扎什伦布(藏语音译“吉祥须弥山”)寺,喇嘛教格鲁派(黄教)第四大寺。

在西藏日喀则尼色日山下,为历世班禅的驻锡地。

祈祷节是藏族地区最为隆重的既是大型宗教活动,也是民间性的节日活动,藏语叫“莫郎切波”。

在州内藏区,有两类这种盛会,一是格鲁派的祈祷节;一是藏族原有的宗教,本波教的祈祷节,这两个祈祷节相同,每年举行两次,一次是在农历六月十五,一次是农历正月初一至初三。

拓展资料: 藏族(藏文:བོད་པ་)是中国的56个民族之一,是青藏高原的原住民。

在中国境内主要分布在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和四川省西部,云南迪庆、甘肃甘南等地区,此外印度、不丹、美国、加拿大、欧洲、澳洲等地区也有藏族分布。

拉萨是藏族人心中的圣地。

目前全世界藏族人口约750万左右,中国境内约700万(2016年),藏裔人口保守估计在1000万以上。

藏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

藏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藏语支,分卫藏、康、安多三种方言。

藏族普遍信仰藏传佛教。

公元七世纪佛教从天竺传入吐蕃,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

藏族人民创造了灿烂的民族文化,在文学、音乐、舞蹈、绘画、雕塑、建筑艺术等方面,留下了极为丰富的文化遗产。

藏族雕刻技艺高超。

此外藏戏独具特色,藏医药学也是人类重要遗产。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