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需!!!!!《琐忆》的原文!!!
日期:2019年10月25日 分类:优美句子
《琐忆》的原文:
鲁迅先生有两句诗:“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是他自己的写照,也是他作为一个伟大作家的全部人格的体现。当我还不曾和他相识的时候,时常听到有人议论他:“鲁迅多疑。”有些人还绘声绘色,说他如何世故,如何脾气大,爱骂人,如何睚眦必报。
总之,鲁迅是不容易接近的,还是不去和他接近好。中国有句成语,叫做“众口铄金,积毁销骨”,一次一次的造谣毁谤,也可以将真相埋没。我于是相信了,不敢去接近他。不过也曾有过一个时期,的确很想见见鲁迅先生。
一九三三年至一九三四年之间,鲁迅先生经常在《申报》副刊《自由谈》上写稿,攻击时弊,为了避免反动派的检查,他不断更换笔名。我当时初学写作,也在这个副刊上投稿,偶尔写些同类性质的文章。
我的名字在文艺界是陌生的,由于产量不多,《自由谈》以外又不常见,那些看文章“专靠嗅觉”的人,就疑神疑鬼,妄加揣测起来,以为这又是鲁迅的化名。他们把我写的文章,全都记在鲁迅先生的名下,并且施展叭儿狗的伎俩,指桑骂槐,向鲁迅先生“呜呜不已”。
自己作的事情怎么能让别人去承担责任呢?我觉得十分内疚,很想当面致个歉意,但又害怕鲁迅先生会责备我,颇有点惴惴不安。正当想见而又不敢去见的时候,由于一个偶然的机缘,我却不期而遇地晤见了鲁迅先生,互通姓名之后,鲁迅先生接着说:
“唐先生写文章,我替你在挨骂哩。”
一切都在意料之中,一切又都出于意料之外。我立刻紧张起来,暗地里想:这回可要挨他几下了。心里一急,嘴里越是结结巴巴。鲁迅先生看出我的窘态,连忙掉转话头,亲切地问:
“你真个姓唐吗?”
“真个姓唐,”我说。
“哦,哦,”他看定我,似乎十分高兴,“我也姓过一回唐的。”
说着,就呵呵地笑了起来。
我先是一怔,接着便明白过来了:这指的是他曾经使用“唐俟”这笔名,他是的确姓过一回唐的。于是,我也笑了起来。半晌疑云,不,很久以来在我心头积集起来的疑云,一下子,全都消尽散绝了。
从那一次和以后多次的交谈中,鲁迅先生给我的印象始终是:平易近人。他留着浓黑的胡须,目光明亮,满头是倔强得一簇簇直竖起来的头发,仿佛处处在告白他对现实社会的不调和。然而这并不妨碍他的平易近人,“能憎,才能爱。”
或者倒可以说,恰恰是由于这一点,反而更加显得他的平易近人了吧。和许多伟大的人物一样,平易近人正是鲁迅先生思想成熟的一个重要的标志。
对待青年,对待在思想战线上一起作战的人,鲁迅先生是亲切的,热情的,一直保持着平等待人的态度。他和青年们谈话的时候,不爱使用教训的口吻,从来不说“你应该这样”、“你不应该那样”一类的话。他以自己的行动,以有趣的比喻和生动的故事,作出形象的暗示。
让人体会到应该这样,不应该那样!有些青年不懂得当时政治的腐败,光在文章里夸耀中国地大物博;看得多了,鲁迅先生叹息说:“倘是狮子,夸说怎样肥大是不妨事的,如果是一口猪或一匹羊,肥大倒不是好兆头。”
有些青年一遇上夸夸其谈的学者,立刻便被吓倒,自惭浅薄;这种时候,鲁迅先生便又鼓励他们说:“一条小溪,明澈见底,即使浅吧,但是却浅得澄清,倘是烂泥塘,谁知道它到底是深是浅呢?也许还是浅点好。”
记得在闲谈中,鲁迅先生还讲起一些他和青年交往的故事,至于自己怎样尽心竭力,克己为人,却绝口不提。他经常为青年们改稿,作序,介绍出书,资助金钱,甚至一些生活上琐碎的事情,也乐于代劳。
有一次,我从别处听来一点掌故,据说在北京的时候,有个并不太熟的青年,靴子破了,跑到鲁迅先生住着的绍兴县馆,光着脚往床上一躺,却让鲁迅先生提着靴子上街,给他去找人修补。他睡了一觉醒来,还埋怨补得太慢,劳他久等呢。
“有这回事吗?”我见面时问他。
“呃,有这回事,”鲁迅先生说。
“这是为的什么呢?”
“进化论嘛!”鲁迅先生微笑着说,“我懂得你的意思,你的舌头底下压着个结论:可怕的进化论思想。”
我笑了笑,没有承认也没有否认。
“进化论牵制过我,”鲁迅先生接下去说,“但也有过帮助。那个时候,它使我相信进步,相信未来,要求变革和战斗。这一点终归是好的。人的思想很复杂,要不然……你看,现在不是还有猴子吗?嗯,还有虫豸。我懂得青年也会变猴子,变虫豸,这是后来的事情。
现在不再给人去补靴子了,不过我还是要多做些事情。只要我努力,他们变猴子和虫豸的机会总可以少一些,而且是应该少一些。”
鲁迅先生沉默了,眼睛望着远处。
如果把这段话看作是他对“俯首甘为孺子牛”的解释,那么,“横眉冷对千夫指”呢?鲁迅先生对待敌人,对待变坏了的青年,是决不宽恕,也决不妥协的,也许这就是有些人觉得他不易接近的缘故吧。
据我看来,“横眉冷对”是鲁迅先生一生不懈地斗争的精神实质,是他的思想立场的概括。就战斗风格而言,又自有其作为一个成熟了的思想战士的特点。他的气度,他的精神力量,在面对任何问题的时候,仿佛都有一种居高临下的优势:从容不迫,游刃有余。
讽刺显示他进攻的威力,而幽默又闪烁着反击的智慧。对社会观察的深刻,往往使他的批判独抒新见,入木三分。鲁迅先生的后期杂文,几乎都是讽刺文学的典范,他的谈话,也往往表现了同样的风格。
日本占领东北以后,国民党政权依赖美国,宣传美国将出面主持“公道”,结果还是被人家扔弃了。当宣传正在大吹大擂地进行的时候,鲁迅先生为我们讲了个故事,他说:“我们乡下有个阔佬,许多人都想攀附他,甚至以和他谈过话为荣。
一天,一个要饭的奔走告人,说是阔佬和他讲了话了,许多人围住他,追问究竟。他说:‘我站在门口,阔佬出来啦,他对我说:滚出去!’”听讲故事的人莫不大笑起来。还有一次,国民党的一个地方官僚禁止男女同学,男女同泳,闹得满城风雨。
鲁迅先生幽默地说:“同学同泳,皮肉偶而相碰,有碍男女大防。不过禁止以后,男女还是一同生活在天地中间,一同呼吸着天地中间的空气。空气从这个男人的鼻孔呼出来,被那个女人的鼻孔吸进去,又从那个女人的鼻孔呼出来,被另一个男人的鼻孔吸进去,淆乱乾坤。
实在比皮肉相碰还要坏。要彻底划清界限,不如再下一道命令,规定男女老幼,诸色人等,一律戴上防毒面具,既禁空气流通,又防抛头露面。这样,每个人都是……喏!喏!”我们已经笑不可抑了,鲁迅先生却又站起身来,模拟戴着防毒面具走路的样子。
这些谈话常常引起我好几天沉思,好几次会心的微笑,我想,这固然是由于他采取了讽刺和幽默的形式,更重要的,还因为他揭开了矛盾,把我们的思想引导到事物内蕴的深度,暗示了他的非凡的观察力。
我又想起一件事情。我的第一本书,最初也是经鲁迅先生介绍给一家书店,而后又由另一家拿去出版了的。当时因为杂志上一篇《闲话皇帝》的文章,触犯了日本天皇,引出日本政府的抗议,国民党政权请罪道歉,慌做一团,检查官更是手忙脚乱,正在捧着饭碗发抖。
书店把我的原稿送去审查,凡是涉及皇帝的地方,不管是中国的还是外国的——从秦始皇到溥仪,从凯撒大帝到路易十六,统统都给打上红杠子,删掉了。好几处还写着莫名其妙的批语。我一时气极,带着发还的原稿去见鲁迅先生,把这些地方指给他看。
“哦,皇帝免冠啦!”鲁迅先生说。
“您看,还给我加批呢。强不知以为知,见骆驼就说马肿背,我真不懂得他们为什么要讲这些昏话!”
“骗子的行当,”鲁迅先生说,“总要干得像个骗子呀。其实他们何尝不知道是骆驼,不过自己吃了《神异经》里说的‘讹兽’的肉,从此非说谎不可,这回又加上神经衰弱,自然就满嘴昏话了。”
鲁迅先生站起身,在屋子里踱了几步,转身扶住椅背,立定了。
“要是书店愿意的话,”他说,“我看倒可以连同批语一起印出去。过去有钦定书,现在来它一个官批集,也给后一代看看,我们曾经活在什么样的世界里。”
“还要让它‘流芳’百世吗?”
“这是官批本,”鲁迅先生认真地说,“你就另外去印你自己的别集。快了!一个政权到了对外屈服,对内束手,只知道杀人、放火、禁书、掳钱的时候,离末日也就不远了。他们分明的感到:天下已经没有自己的份。
现在是在毁别人的、烧别人的、杀别人的、抢别人的。越是凶,越是暴露了他们卑怯和失败的心理!”
听着鲁迅先生的谈话,昏沉沉的头脑清醒过来,我又觉得精神百倍了。在苦难的梦魇一样的日子里,鲁迅先生不止一次地给我以勇气和力量。他的深刻的思想时时散发出犀利的光彩。说话时态度镇静,亲切而又从容,使听的人心情舒畅,真个有“如坐春风”的感觉。
“如坐春风”,唔,让人开怀令人奋发的春风呵!每当这种时候,我总是一面仔细地吟味着每句话的含义,一面默默地抑制着自己的感情。不然的话,我大概会呼喊起来。真的,站在鲁迅先生面前,我有好几次都想呼喊,我想大声呼喊:我爱生活!我爱一切正义和真理!
扩展资料:
文章赏析:
《琐忆》作者没有用长篇大论或重大的事件来论述和表现鲁迅怎样崇高,怎样伟大,而是用自己所经历的事情,通过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细致入微地刻画了鲁迅的性格。一些事情看来似乎不十分重要,而且彼此也没有什么紧密的关连,正如作者自己所说只不过是些“琐忆”。
但实际上它们都包含着深刻的意义,都反映出鲁迅性格的重要方面,本质方面;这就是文章开头就点出的鲁迅自己的两句诗——“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两句诗不但如《琐忆》作者所说是鲁迅“自己的写照”,“是他作为一个伟大作家的全部人格的体现”。
也是《琐忆》全文所要集中表现的题旨。实际上,《琐忆》就是围绕着这两句诗展开的,许多具体事例都是为了表现鲁迅性格的这两个重要方面。文章开头就引用了这两句诗,中间又重复引用,可以说这两句诗在全文中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
在《琐忆》中,作者着意写了鲁迅是怎样平易近人。特别是对待青年,他更是热情关怀,耐心帮助,真正做到爱护备至。《琐忆》的作者自己就是受鲁迅影响,得到鲁迅热情关怀和帮助的青年作家之一;他后来在文学事业上特别是在杂文创作方面取得的成就,是和鲁迅分不开的。
据作者在另一篇文章《第一次会见鲁迅先生》(收入《向鲁迅学习》,1953年平民出版社)写到,他初次和鲁迅晤面,是在上海三马路一个叫古益轩的菜馆里,是在由《申报·自由谈》的主编黎烈文宴请撰稿人的席上;那时他“还是二十岁左右的青年”。
在这之前,作者虽未能与鲁迅结识,却对鲁迅仰慕已久。特别是他当时也写杂文,发表时署名“唐弢”,因而被人疑为鲁迅,这就使他不期而然和鲁迅联系在一起。从而不但结识了鲁迅,而且有可能更直接地受到鲁迅的教诲,从更近的距离亲身感受到鲁迅思想、人格的温暖。
文章反复强调:“对待青年,对待在思想战线上一起作战的人,鲁迅先生是亲切的,热情的,一直保持着平等待人的态度。”的确,鲁迅对待青年,何止是“亲切的,热情的,一直保持着平等待人的态度”。
他简直用自己的全部心血去哺育他们,尽自己的最大可能去创造条件以便让他们健康成长,为了保护他们而同一切反动邪恶势力作坚决的斗争。他很早就积极支持青年学生的爱国主义斗争,在女师大事件和“三·一八”惨案中,始终站在斗争前列。
他帮助青年组织文艺社团,办刊物,耐心为青年看稿、改稿,甚至抄稿;他倾自己的全力解决青年的困难,大至政治上的保护,小至经济上的支援。青年们视鲁迅为导师,而他却从不以导师自命。《琐忆》所举鲁迅怎样对青年谆谆教导,循循善诱的事例,只不过千百中之一二。
早在五四时期,鲁迅在《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一文中就说过这样的话:“自己背着因袭的重担,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此后幸福地度日,合理的做人。”后来他又对许广平说过:“我好像一只牛,吃的是草,挤出的是牛奶,血。”
(转引自许广平《献辞》)《琐忆》中还提到鲁迅替一个不太熟的青年上街修补靴子的事,不正具体说明了鲁迅对待青年的宽厚、慈爱,确实是伟大的“孺子牛”吗?
鲁迅对青年的认识是有一个发展过程的。起初,他相信进化论,以为青年必胜于老年,将来必胜于现在,因而对青年缺乏阶级分析。一直到一九二七年蒋介石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由于激烈的阶级斗争事实的教训,鲁迅才完全认识到对待青年也要作具体分析。
用他自己的话说,是“目睹了同是青年,而分成两大阵营,或则投书告密,或则助官捕人的事实!我的思路因此轰毁。”(《三闲集·序言》)这也就是为什么当《琐忆》作者问到鲁迅替不太熟的青年修补靴子一事时,鲁迅会“微笑着打趣”承认自己是“进化论嘛”,
并且接下去严肃地说:“进化论牵制过我……但也有过帮助。”这说明,鲁迅是严于解剖自己的。他说过:“我的确时时解剖别人,然而更多的是无情面地解剖我自己”(《坟·写在“坟”后面》)。他从来不隐瞒自己思想中的弱点、缺点,不否认自己走过的曲折的道路。
这也说明,鲁迅分析问题不搞绝对化;而是从正反两方面来看待进化论对自己的影响。《琐忆》虽然只是记了一个“掌故”,只是写了鲁迅由此而发的一点议论,却接触到鲁迅最重要的思想,突现了鲁迅的作风和性格。
“在现在这‘可怜’的时代能杀才能生,能憎才能爱,能生与爱,才能文。”这是鲁迅在逝世前一年在一篇题为《七论“文人相轻”——两伤》中说的话。鲁迅有鲜明的阶级感情,在热爱人民大众,爱护革命同志的同时,对各色各样的敌人怀着强烈的憎恨。
正如人们所说,鲁迅像一团火,他给人民以光亮和温暖,却无情地烧向敌人。《琐忆》在论鲁迅平易近人时,也引用了上面提到的话,并且用了很大篇幅写鲁迅对待敌人的态度:“鲁迅先生对待敌人,对待变坏了的青年是决不宽恕,也决不妥协的。”
值得指出的是,作者没有用很多笔墨写鲁迅对待敌人是怎样地“怒目而视”,而是主要写了他的幽默和讽刺的才能,突出了一个“冷”字。这表现了作者对鲁迅战斗精神和风格的深刻了解。鲁迅在世时,很多人说鲁迅喜欢“冷嘲热讽”。
的确,“横眉冷对”就包含了对敌人最大的轻蔑和冷嘲,讽刺幽默也就是最尖锐最典型的冷嘲方式。过去有些人总喜欢把鲁迅描绘成“金刚怒目”式;“文化大革命”当中,更是把鲁迅歪曲成只知道“打!打!作战!作战”的人。
很多人不知道鲁迅不但对自己人,对人民是平易自然、慈祥可亲的,就是在对敌斗争时也并不是只知道一味地斥责,有时却是谈笑风生,嬉笑怒骂,皆成文章的。这正是“一个成熟了的思想战士的特点”。
《琐忆》作者根据自己同鲁迅的实际接触,自己对鲁迅的了解和理解,才着意刻画了鲁迅作为伟大的革命家、思想家、文学家的战斗特点,鲁迅远比一般战士更丰富深刻,更生动灵活。
《琐忆》是一篇回忆性散文,和一些写景抒情的散文不同,它重在回忆、怀念人物,重在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作者运用了多样的艺术手法,其中包括用对比的手法,写人物的外貌与写人物的内心相结合的手法,通过具体事例展示人物精神性格的手法,以及适当地插入一些议论的手法等等。
写对鲁迅的敬爱,不是一开头就写这种感情,而是先写由于听见一些人的歪曲、误解,未见鲁迅之前对鲁迅就有相当的敬畏,一旦见面,误解全然冰释。这一对比,一下把感情燃烧到炽热点,使人对鲁迅的慈祥、平易坚信不移,产生“确乎如此”的艺术效果。
从结构说,这样起头,也给人不同凡响的新鲜感。文章表现鲁迅的精神,自始至终突出了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和“俯首甘为孺子牛”两个方面,把对青年的爱护、教导和对敌人的憎恶、讽刺对照着写,既全面真实地表现了鲁迅的伟大,又使人对鲁迅产生深刻的印象。
对于鲁迅,作者四次描写了他的面貌举止,不但增加了读者对鲁迅的直接具体的印象,而且很好地展现了鲁迅的性格情绪和丰富的内心世界。“浓黑的胡须”,“明亮的目光”,“满头是倔强得一簇簇直竖起来的头发”,正衬出了一位坚定、沉着、勇猛、顽强的战士的性格。
在读到进化论后出现的“沉默”、“眼睛望着远处”不正说明鲁迅对自己走过的道路是怎样反复地总结过,是怎样严肃认真地对待,而在总结了经验教训之后,又怎样信心百倍地展望着未来吗?对国民党地方官僚的荒谬的嘲笑。
既表现了鲁迅幽默开朗的性格,也表现了他对当事者的极大轻蔑。古人说:“言为心声。”《琐忆》作者写鲁迅的思想性格,写他的博大胸怀、鲜明爱憎和犀利的政治眼光,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借助了对鲁迅面貌和言谈举止的生动描绘的。
总观《琐忆》全篇,可以看到作者对鲁迅精神的精辟透彻的认识;感到他对鲁迅深深的怀念之情,一种最纯真、虔诚、崇高的感情。《琐忆》其实是忆而不琐,它表现了深刻的思想和丰富的内容,对我们认识鲁迅和研究鲁迅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琐忆
求《琐忆》(唐弢)原文
《琐忆》 唐弢(中国近现代文学-散文) 鲁迅先生有两句诗:“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这是他自己的写照,也是他作为一个伟大作家的全部人格的体现。
当我还不曾和他相识的时候,时常听到有人议论他:“鲁迅多疑。
”有些人还绘声绘色,说他如何世故,如何脾气大,爱骂人,如何睚眦必报,总之,鲁迅是不容易接近的,还是不去和他接近好。
中国有句成语,叫做“众口铄金,积毁销骨”,一次一次的造谣毁谤,也可以将真相埋没。
我于是相信了,不敢去接近他。
不过也曾有过一个时期,的确很想见见鲁迅先生。
一九三三年至一九三四年之间,鲁迅先生经常在《申报》副刊《自由谈》上写稿,攻击时弊,为了避免反动派的检查,他不断更换笔名。
我当时初学写作,也在这个副刊上投稿,偶而写些同类性质的文章。
我的名字在文艺界是陌生的,由于产量不多,《自由谈》以外又不常见,那些看文章“专靠嗅觉”的人,就疑神疑鬼,妄加揣测起来,以为这又是鲁迅的化名。
他们把我写的文章,全都记在鲁迅先生的名下,并且施展叭儿狗的伎俩,指桑骂槐,向鲁迅先生“呜呜不已”。
自己作的事情怎么能让别人去承担责任呢?我觉得十分内疚,很想当面致个歉意,但又害怕鲁迅先生会责备我,颇有点惴惴不安。
正当想见而又不敢去见的时候,由于一个偶然的机缘,我却不期而遇地晤见了鲁迅先生,互通姓名之后,鲁迅先生接着说: “唐先生写文章,我替你在挨骂哩。
” 一切都在意料之中,一切又都出于意料之外。
我立刻紧张起来,暗地里想:这回可要挨他几下了。
心里一急,嘴里越是结结巴巴。
鲁迅先生看出我的窘态,连忙掉转话头,亲切地问: “你真个姓唐吗?” “真个姓唐,”我说。
“哦,哦,”他看定我,似乎十分高兴,“我也姓过一回唐的。
” 说着,就呵呵地笑了起来。
我先是一怔,接着便明白过来了:这指的是他曾经使用“唐俟”这笔名,他是的确姓过一回唐的。
于是,我也笑了起来。
半晌疑云,不,很久以来在我心头积集起来的疑云,一下子,全都消尽散绝了。
从那一次和以后多次的交谈中,鲁迅先生给我的印象始终是:平易近人。
他留着浓黑的胡须,目光明亮,满头是倔强得一簇簇直竖起来的头发,仿佛处处在告白他对现实社会的不调和。
然而这并不妨碍他的平易近人,“能憎,才能爱。
”或者倒可以说,恰恰是由于这一点,反而更加显得他的平易近人了吧。
和许多伟大的人物一样,平易近人正是鲁迅先生思想成熟的一个重要的标志。
对待青年,对待在思想战线上一起作战的人,鲁迅先生是亲切的,热情的,一直保持着平等待人的态度。
他和青年们谈话的时候,不爱使用教训的口吻,从来不说“你应该这样”、“你不应该那样”一类的话。
他以自己的行动,以有趣的比喻和生动的故事,作出形象的暗示,让人体会到应该这样,不应该那样!有些青年不懂得当时政治的腐败,光在文章里夸耀中国地大物博;看得多了,鲁迅先生叹息说:“倘是狮子,夸说怎样肥大是不妨事的,如果是一口猪或一匹羊,肥大倒不是好兆头。
”有些青年一遇上夸夸其谈的学者,立刻便被吓倒,自惭浅薄;这种时候,鲁迅先生便又鼓励他们说:“一条小溪,明澈见底,即使浅吧,但是却浅得澄清,倘是烂泥塘,谁知道它到底是深是浅呢?也许还是浅点好。
”记得在闲谈中,鲁迅先生还讲起一些他和青年交往的故事,至于自己怎样尽心竭力,克己为人,却绝口不提。
他经常为青年们改稿,作序,介绍出书,资助金钱,甚至一些生活上琐碎的事情,也乐于代劳。
有一次,我从别处听来一点掌故,据说在北京的时候,有个并不太熟的青年,靴子破了,跑到鲁迅先生住着的绍兴县馆,光着脚往床上一躺,却让鲁迅先生提着靴子上街,给他去找人修补。
他睡了一觉醒来,还埋怨补得太慢,劳他久等呢。
“有这回事吗?”我见面时问他。
“呃,有这回事,”鲁迅先生说。
“这是为的什么呢?” “进化论嘛!”鲁迅先生微笑着说,“我懂得你的意思,你的舌头底下压着个结论:可怕的进化论思想。
” 我笑了笑,没有承认也没有否认。
“进化论牵制过我,”鲁迅先生接下去说,“但也有过帮助。
那个时候,它使我相信进步,相信未来,要求变革和战斗。
这一点终归是好的。
人的思想很复杂,要不然……你看,现在不是还有猴子吗?嗯,还有虫豸。
我懂得青年也会变猴子,变虫豸,这是后来的事情。
现在不再给人去补靴子了,不过我还是要多做些事情。
只要我努力,他们变猴子和虫豸的机会总可以少一些,而且是应该少一些。
” 鲁迅先生沉默了,眼睛望着远处。
如果把这段话看作是他对“俯首甘为孺子牛”的解释,那么,“横眉冷对千夫指”呢?鲁迅先生对待敌人,对待变坏了的青年,是决不宽恕,也决不妥协的,也许这就是有些人觉得他不易接近的缘故吧。
据我看来,“横眉冷对”是鲁迅先生一生不懈地斗争的精神实质,是他的思想立场的概括。
就战斗风格而言,又自有其作为一个成熟了的思想战士的特点。
他的气度,他的精神力量,在面对任何问题的时候,仿佛都有一种居高临下的优势:从容不迫,游刃有余。
讽刺显示他进攻的威力,而幽默又闪烁着反击...
现代文阅读之“如何理解重要的句子”
“理解重要的句子”是历年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的重要考点。
“重要的句子”就是在文中起重要作用的关键性语句。
对它们的理解,有助于对整个文章的理解。
“重要句子”通常指以下几种: 1.结构比较复杂,对理解文章有影响的语句;2.能帮助我们准确理解整个作品主旨或脉络层次的关键性语句,即全文的“文眼”;3.有着丰富内涵的语句;4.能帮助我们把握文章结构或主旨的中心句、总结句、过渡句等;5.使用了修辞手法,内容比较含蓄,能增强文章表达效果的句子。
此考点的检测,有的以选择题的形式让考生直接判断对句子内涵理解的正误,有的以主观表达题的形式检测。
【知识梳理】 在考试设题中出现频率较高的有以下几种句子。
1.起始句。
它在文章的开头。
往往有提示、总起、概括、转承的作用。
或交代全文的内容以及事情发生发展的顺序(记叙文),或提出全文的观点(议论文),或介绍写作对象的特征(说明文)。
2.收束句。
它在文章的结尾。
或作结论,或作照应,或由此及彼,产生联想升华,抒发感情。
如《荷塘月色》的结尾:“……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轻轻的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睡熟好久了。
”照应了开头,而且使文章的意境更圆更美。
3.过渡句。
它往往出现在段落与段落之间及不同的表现手法的连接处。
能使文章的段落层次之间衔接、连贯紧凑;从内容的角度看,它往往标志着由一方面的内容向另一方面内容的转换,如《琐忆》中“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即是。
4.矛盾句。
这里所说的矛盾句是指下面的两种情况:一是,如果没有细致地领会原文,就觉得所提供的从文章中抽出来的句子,跟我们的理念或者生活的逻辑不符;二是文章的前后几句好像自相矛盾。
在典范的作品中,真正的文理不通、自相矛盾是不存在的,如果碰上这样的情况,你必须从不同的角度来解释它。
这类句子往往寄寓了深刻的用意。
5.比喻句。
比喻句在文章当中的作用往往有下面几种:在议论性或说明性的文字中使作品的观点通俗好懂,容易被读者接受;在描写抒情的文字当中,使文章生动形象,更富有表现力。
对这类句子,解释的方法是,认真阅读原文,把句子放到语境中理解,运用比喻的有关知识,找到本体、喻体。
6.结构较复杂的句子。
现代文中许多句子的意思一看就知道,但是有些句子需要斟酌以后才能明晓其含义,如果缺少斟酌的功夫,也就会误解句子的含义。
【例题解读】例1.依据下面文字,如何理解“天坛、太庙,依傍的是祖荫”这句话?[文段]能享天年的树毕竟不多了,人们懂得了植树的重要,“前人种树后人凉”,这是人类的美德,为子孙造福的职责。
毁尽了树,人类自己也将毁灭,于是地球上只剩下高昌、交河、楼兰……树不仅是生命的标志,也是艺术的标志。
生命之树长青,其实是艺术生命长青,人总是要死去的,艺术才能跨越时代,“秦时明月汉时关”的作者永存在艺术中。
然而艺术极难成活,比树难活多了。
人们说风格是人,也可说风格是树,像树一样逐渐成长。
树的年轮是一年一年添增的,而风格的形成还往往不一定与岁月成正比,未必越老越有风格,但却绝对需要长年累月的耕作。
众目睽睽,空头美术家满天飞舞,君不见在花篮簇拥的展厅中,有最长、最大、最小及用脚、舌、发制作的符咒。
作者往往是三年、二年、一年成才的俊彦或美女。
雨后多春笋,更多杂草,哪里去寻夏木荫浓处?天坛①、太庙②,依傍的是祖荫。
注:①天坛:在北京。
原为明清两代帝王“祭天”和“祈谷”的场所。
②太庙:古代帝王的祖庙。
[解析]此题正是考查重要语句的理解。
对象是一个有着丰富内涵的收束句。
这句话有多种理解,至少应写出两种意思。
一是表层意:“天坛、太庙依傍来自祖宗留下来的大树,而非短时间所栽植的小树”。
理解表层意的关键是理解“祖荫”所指,因为其他几个词语的意思是单一的,而“祖荫”虽指“祖上留下的福荫”,可这“福荫”究竟是什么呢?在不同的语境中自然不同。
此处既然是“天坛、太庙”依傍的,不是“大树”是什么?再说,它是承接前一个问句“哪里去寻夏木荫浓处?”,显然就是对这个问句的回答(如果是反问句另当别论)。
还有,本段开头“前人种树后人凉”也提示了“树”这一答案。
那么,答案是不是这样就“搞定”了呢?差矣!这还只是字面意。
作为一个十分重要的收束句,我们仅仅从它的表层解读显然是不够的。
做理解题有一个十二字方针: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
我们仅从这一段话中也可以看出,作者虽然多处在谈“树”其实也是在谈艺术;结合全文来看,就很容易发现文中的“树”是“故乡”的象征,是“艺术”的象征。
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水到渠成地得出另一层意思——比喻意:说明艺术风格的形成需要长年累月的积累(或“我们要继承我们民族的传统”)。
不能不提醒一下的是,高考中凡是作为“理解”来考查的句子都不能仅仅从字面上去理解,必须结合语境探究其深层含义。
例2.对文中划线处的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新害虫的出现与能抗虫害作物分泌的“雾剂”污染环境有关。
B.美国那种转基...
唐弢 琐忆的写作背景
为纪念鲁迅先生八十诞辰,唐弢在1961年写下《琐忆》。
《琐记》忆叙鲁迅为了寻找“另一类的人们”而到南京求学的经过。
作品描述了当时的江南水师学堂和矿务铁路学堂的种种弊端和求知的艰难,批评了洋务派办学的“乌烟瘴气”。
作者记述了最初接触进化论的兴奋心情和不顾老辈反对,如饥如渴地阅读《天演论》的情景,表现出探求真理的强烈欲望。
扩展资料: 文章围绕作者与鲁迅先生的七次谈话:代人挨骂;批评自夸“地大物博”者;鼓励自惭浅薄者;替人补靴与进化论;攀附阔佬的故事;抨击禁止男女同泳;“皇帝免冠”。
作者把它们巧妙地联系起来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作者在谈到自己和鲁迅先生多次交往的过程中描写了鲁迅先生的肖像,即“浓黑的胡须,目光明亮,满头是倔强得一簇簇直竖起来的头发。
”这段描写写出了鲁迅先生坚定、沉着、勇敢、顽强的战士性格和不屈的斗争精神。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琐忆...
爸爸的手,每当我骑上自行车 阅读答案
您好,于其求答案,不如学会如何解答,考试的时候可没有人给你答案哦,下面提供做阅读题的技巧供参考:现代文阅读的五个答题步骤1、阅读选文时要勾画圈点.“不动笔墨不读书”.在有限的时间内阅读一篇文章,如果从头读到尾不作任何标记,很可能读后脑子里是一片空白,什么印象也没有,在这样的状态下去做题能有什么好效果呢?阅读时对文章中首段、尾段、每段首尾、题目、反问句、设问句、独立段、中心句、过渡句、关联词、指代词、有意义能上升一定高度的语句、抒情议论句、重复出现的句子、表达作者情感看法的词句等作勾画圈点,不仅可以增加对内容的印象,还能大体上把握文章的中心和作者的行文思路,有了这些,解题时就得心应手了.阅读现代文,理解文意,要抓好十种句子的分析 ★抓首句.一个语段往往是相对独立的,首句往往有提示、概括和转承作用.如果是记叙文首段,首句中大多数是概括全段内容或交待事件发生发展的空间顺序或内部发展顺序.如《威尼斯》第一段首句是“威尼斯是一个别致的地方”,它是全文的文眼.“别致”二字准确地概括出了威尼斯的特点;如果是议论文首段,首句常常是提出分论点.如《崇高的理想》第二段的首句是“理想是有社会性、阶级性的”,它是该段的分论点;如果是说明文首段,首句则往往指明对象的某一特征.如《南州六月荔枝丹》第二段的首句是“成熟的荔枝,大多数是深红色或紫色”,它交待了荔枝成熟时的颜色.★抓中心句.语境中的句子不是按等同价值排列的,而是既有关键的中心句,又有作为附加成分的句子.分析时要迅速从大量的扩展句和叙述句中抓住中心句.如:《琐忆》首段中的“鲁迅先生有两句诗‘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它是本段的中心句,概括了鲁迅先生伟大的人格.★抓转承句.有的语段有几层意思,为了使层次问连贯紧凑,中间常用转承句或转承词.如:《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第六段中的“他作为科学家就是这样”,承上文,“但是这在他身上还不是主要的”,启下文.★抓点睛句.有的句子在语段中能起画龙点睛的作用.如:《风景谈》在每幅画面后面加上了一句或两句简短的议论,这些议论文字升华了文章的主题.★抓警句.有的语段中的有些句子含义深刻,耐人寻味,读后能给人以启迪.如:《包身工》最后一句话:“黑夜,静寂得像死一般的黑夜!但是,黎明的到来毕竟是无法抗拒的.索洛警告美国人当心枕木下的尸首,我也想警告某一些人,当心呻吟着的那些锭子上的冤魂.”这组句子既蕴涵着作者对万恶的旧社会的无限愤激,又深刻地揭示了黑暗终将过去,黎明定会到来的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警句内涵丰富,寓意深刻,它是作者对于生活的高度提炼、概括,并进行逻辑推理的结果,领悟它的含义,有助于提高认识能力.★抓矛盾句.语段中的有些句子,从字面上看自相矛盾,但作者却寄寓了深刻的用意.如:《孔乙己》最末一段中的“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此句表面看来矛盾,实际上是绝妙好辞,揭示了孔乙己悲剧命运的必然性.★抓感情句.语段中的有些句子明显地表达出作者的喜怒哀乐和对事物的褒扬贬抑.如:《谁是最可爱的人》第三段中的“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纯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作者直抒胸臆,热情歌颂志愿军战士.★抓特殊句.阅读语段时,有时会碰到一些特殊句式,只有弄清句式特点,才能够准确理解句意.如《祝福》第三段中的“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句中的“空的”“下端开了裂”都是后置的定语,分别修饰“破碗”“竹竿”,它表明祥林嫂走投无路,沦为乞丐了.★抓修辞句.为了更好地写景状物,传神达意,作者往往在语段中要运用一些修辞格.如《荷塘月色》的第三段,比喻叠出,作者把荷叶比作舞女的裙,把荷花比作明珠、星星,把荷香比作渺茫的歌声,这些比喻形象贴切,新颖生动.★抓尾句.语段中的尾句或概括总结上文,或留下余地让人思索,或饱蘸笔墨抒发感情.如《背影》末段的尾句“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情真意切,感人肺腑,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深切思念和无限热爱之情.如1997年高考题现代文选文中有这样一些句子:“就是我所说的从前的‘散文的心’.”“从前的散文的心是如此,从前的散文的体也是一样.”“你想,在这两重械梏之下,我们还写得出好的散文来么?”如果我们在阅读时能画出这些句子,那么在回答第26题“文中的‘两重械梏’分别指的是什么”这一问题时,就能快速确定答题方向了.2、审题时要一字不漏.题目中每一个字(包括数字)都是有它的价值的,不然就不会写到题目中.这就要求我们审题时不能漏掉一个字.千万不能用扫视的方式审题,因为那样就有可能漏掉有用信息.最好在心里一个一个字的默读题目,必要时要动笔作标记.审题时以下几个环节不可忽视:①看问题.要看清题目中有几个问题,如果题目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问题,一定要逐一作答,切不可漏答问题或将两个问题合而为一作答.1999年高考题第23题设置了两个问题:“这篇...
用悬念法为作文一场虚惊拟一个扣人心弦的开头
中考作文制胜五大秘剑第一剑式:眉目传神文题是文章的眉目,“文好题一半” 考场作文的文题,首先必须准确,要扣准话题,不能偏题离题;其次要醒目,要紧扣文章内容,让人一看一目了然,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再其次要简洁,要短小简单,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能给人广阔的想象空间。
常见的文题的三种类型 ①老实型 《心灵的选择》《小议诚信》 ②深化型 《高扬道德的大旗》《失败是种难言的美丽》《人在旅途》 ③艺术型比喻式《人生也是一张答卷》《成功之花只对挑战者绽放》 夸张式《世界很小是个家》 引用式《你不该悄悄地走开》(歌曲)《横看成岭侧成峰》(诗句) 反问式《21世纪你美吗》《岂可回族街头卖猪肉》 情景式《滑铁卢上空的雄鹰》《带着三句话上路》 符号式《出发+拼搏=到达》 呼告式《妈妈,我想对你说》 对比式《英雄无用武之地与英雄有用武之地》 第二剑式:凤头引蝶古人写文章很讲究开头,称之“凤头”,西方的谚语也这样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
开头的方法: 比喻开头法 山如眉黛,小屋恰似眉梢的痣一点。
——《我的空中楼阁》 引言开头法 鲁迅先生有两句诗:“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这是他自己的写照,也是他作为伟大作家的全部人格的体现。
——《琐忆》 议论开头法 生命是一个选择的过程。
在这过程中,有人“利”字为先,好处抢尽;有人“荣”字当前,虚实兼收;亦有人“德”字为重,铁肩道义。
——湖北考生《得失寸心知》 写人开头法 夏日炎炎。
鲁林从省城公安大学放假回家,来到A城地面,此地距离其老家梁山泊尚有一段路程,须乘班车,方可上路。
——河北考生《“小鲁达”的抉择》 描景开头法 陌生的山花已有无数的开了。
冷月下,却只见一犁春水,蓦然回首,总是充盈着泪水的双眼遥望寂灭的星空,总是随风飘动的思绪感叹树叶的凋零。
——广东考生《美丽一次》 定情开头法 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有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朱自清《背影》 第三剑式:逆水行舟考场作文时多角度思考,想人所未想,发人所未发,力求立意创新。
平时可以从一些成语或俗语入手进行训练。
如“班门弄斧”与“弄斧到班门”(前者讽刺在行家面前卖弄,后者提倡能手竞争),“毛遂自荐”与“毛遂自退”(前者指自告奋勇,自我推荐,后者提倡能上能下,反对终身制);再如“物极必反”与“物极未必反”,“欲速则不达”与“不速则不达”,“大器晚成”与“大器未必晚成”,“各人自扫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与“各人自扫门前雪,也管他人瓦上霜”等。
立意时一要善于“化大为小”,要善于在一个大的、宽泛的范围内,“择其一点,不及其余”,也就是只写“大范围”中的“某一方面”,写出立意鲜明集中、内容具体充实好文章。
二要要善于“以小见大”,从小的方面表现深刻的主题。
这就要求我们在选择“小的方面”的时候,注意所选方面的“现实性、针对性、典型性”。
第四剑式:绵针绣被文似看山不喜平,曲径才能通幽,曲折才能生姿。
考场最忌的就是平铺直叙,要在自然中求变化,流畅中求跌宕,才能做到引人入胜,扣人心弦。
常见的构思法 ⑴巧合法 巧主要指碰巧、凑巧、巧遇、巧合,如《红楼梦》中,当贾宝玉与薛宝钗结婚之日,正是林黛玉离开人间之时。
⑵对比法 《药》中老栓为儿子治病而买人血馒头,结果小栓在一片“好药”的议论之后去 ⑶悬念法 《枣核》一文巧用“枣核“设置悬念,开头由朋友索要枣核,设下悬念;朋友得到枣核如获至宝,用途仍秘而不宣,还”故弄玄虚“,使悬念更吸引读者;直到踏访后花园,在谈话中才说明索要枣核的原因,解开悬念。
⑷误会法 如《驿路梨花》一文围绕小茅屋的主人是谁的问题,除三设悬念外,还两写误会。
第五剑式:神龙摆尾古人在谈到结尾时常以“豹尾”为标准,是指结尾时笔法要简洁、明快、干净利落,犹如豹尾劲扫,响亮有力,给读者以咀嚼回味的余地。
作文结尾易犯的毛病有:①画蛇添足。
即全文已结束,本可耐人寻味,但作者仍不放心,偏要罗嗦几句,把无需交待的人物下落一一交待,把本可悟出的含义一语捅破。
②空喊口号。
在结尾处为表明自己的立场、态度,大喊着与文章内容无关的口号,这种结尾大煞主题。
③拖泥带水。
结尾意思已经明了,却迟迟不肯收尾,冲突了文章的主题。
叙议的片段
叙议结合之法在作文中的运用 画龙须要点睛,点睛方能使巨龙升腾于云汉之上。
文章写作也是如此,有了点睛之笔,才能使文章形神兼备,立意鲜明。
在常见的记叙文、散文和议论文等文体中,叙议结合之处,往往是文章的点睛之笔。
所谓“叙”就是记叙,除了常见的记人、叙事、写景状物的文字外,还应包括在其它文体中复述作品的情节和概述基本内容的文字。
“议”,就是对人、事的好坏、是非等所表示的意见。
在写作时,采用叙议结合的方式,可以更好地结构文章,充分地表情达意,进一步阐明主旨。
一、叙议结合之处可明晰行文脉络 一般说来,不同的文体,具有不同的思路脉络特征,然而,叙议结合这一基本特征则可帮助我们明晰文章的脉络和层次。
《琐忆》一文篇幅较长,事件较多,而作者就是通过叙议结合之法,使所叙事件表达了鲜明的主题。
开篇引用鲁迅先生的诗句,又用简洁的议论揭示了这两句诗的深刻内涵,叙议结合,统领全文。
在前四次谈话和后三次谈话中间,有一承上启下的段落。
在记叙基础上的议论,上承“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崇高精神的赞颂,下启“横眉冷对千夫指”战斗风格的描写。
议论部分有上、下文记人叙事作铺垫、依托,可谓水到渠成,风行水上。
二、借助于议论抒发思想情感 朱光潜说:“所谓文学,就是以言达意的一种美术。
”(《无言之美》)我们知道,抒情方式可分为两种,即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在记叙议论基础上的直接抒情,才显得情真意切。
间接抒情的方式可谓多种多样,而叙议结合又是常被人们广泛采用的方式之一,这样的例子俯拾即是,举不胜举。
我们熟知的《记念刘和珍君》《为了忘却的记念》中,鲁迅先生对死难烈士的敬仰怀念之情、对反动政府无情揭露之意是从记叙、议论、叙议结合(特别是叙议结合之法)之中表现出现的。
文中虽少有直接抒情的语句,但激愤之情已通过叙议鲜明地表达出来。
由叙议完美结合而抒发的情感,如淙淙的溪流自然流淌,便胜过千言万语的煽情、矫情之语。
在2004福建高考满分作文《当生活遭遇挫折》中,作者先概述了《老人与海》的故事情节,在此基础上展开了议论: 一个人可以被战胜,却不可以被打败”。
强而有力的音符从桑提亚哥的嘴里,不,是从心里涌出。
他虽是虚构的人物,但他的精神却是真实的,他的精神是活的,震撼人心的! 桑提亚哥,一位沧桑的老人,以他的实际行动演绎了他的誓言:一个人可以被战胜,却不可以被打败!小说中的老人犹如此,我们呢?我们现实的人呢? 在叙议结合基础之上的抒情更显自然,读者自会产生共鸣。
三、明确、升华主旨要义 在记叙的基础上的议论,是文章阐明主旨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议论及叙议结合之处,则是作者表达思想感情的重要部分。
《六国论》第三段主要采用了铺叙的笔法,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
到了第四段,文章连用两个感叹词,犹如异峰突起,谆谆之言,惋惜之情,发人深省。
最后在第五段中婉转含蓄地讽喻了时政,言简意赅,令人深味不已。
2004福建高考满分作文《治世之以臣,乱世之奸雄》一文,综述历史、文学、戏剧中的曹操形象,并将他与诸葛亮加以对比,向读者展示了一个文治武功的英雄形象,结尾处通过议论,点明题意,揭示文章主旨,同时也抒情了对曹公的仰慕之情,可谓一石三鸟。
曹操是一个强人,有巧取豪夺的能力,横冲直闯的勇气,抑强扶弱的智慧。
他的产生既是个人际遇,也是历史的必然选择。
曹公,生而不能与之交游,真人生一大憾也! 另外,在写作时,叙和议两者之间的比例、篇幅都没有定量的规定,叙和议两者的顺序安排也无固定的模式,主要是根据表达的具体情况而定。
叙议结合的根本要求,则是把二者水乳交融般地融合为一个整体,而不是油水分离式的割裂开来。
优秀的文学作品中,都善于在关键的地方,运用夹叙夹议的手法来显现脉络,表情达意,升华主旨,使艺术性、思想性达到完美的统一。
所有的这些,都给我们写作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特别是在当今话题作文对文体要求较为宽松的情形之下,则更应该很好地运用叙议结合之法,写出文质兼美的作品。
一、首先记叙的事例要真实可靠,可以写自身的经验,也可以观察周遭事物,但切忌夸大不实,这样才能收到令人信服的效果。
二、文中虽包含记叙及论说,但全文重点仍在论说部分,因此记叙的文字要简明扼要,精准的抓住重点,对於事例的叙述不做过多的描写,以免喧宾夺主。
三、最后论据为此类文体的重心,说明的道理一定要能深入,甚至推陈出新,独创新见,如此才能达到画龙点睛之妙。
四、建议全文结构不妨从外在客观的叙述,再描述到自己相似的经验情形,最后再写出自己对此事的看法及意见。
【范例一】以「偶像」为写作主题首段可以先从社会上的偶像崇拜情形作客观的描述,接著再叙述身边的同学如何崇拜偶像?自己的偶像是谁?欣赏他(她)何处?【以上为「叙」的部份】最后再提出对偶像的定义,或崇拜偶像的看法,你赞成偶像崇拜吗?你觉得偶像崇拜的利弊为何?【此处则为「论」的部份】【范例二】以「羡慕」为写作主题有时文章也可以单纯从个人生活经验来...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23课小练笔 300字左右
它站在江滩的卵石上,久久凝望着清波荡漾的江面。
“想起来了,想起来了!”江上的倒影忽然变成了当年的画面:在嘎羧的带领下,七八十头战象昂起头,挥动着锋利的象牙,朝准备过江的日本鬼子扑过去,敌人纷纷成了战象的脚下鬼,被吓得鬼哭狼嚎,到处逃窜。
”然后,它踩着哗哗流淌的江水,走到一块龟形礁石上,嘎羧想:这不是当年自己站着指挥战友们作战的地方吗?物是象非了,它清楚地记得,它在这礁石上,杀退了鬼子一次又一次的进攻,没有让鬼子前进一步,甚至亲手杀死了七个鬼子,但是,有一个鬼子朝它开了十几枪,它身中数十弹的情况下,用鼻子绞死了哪个日本鬼子,把他卷起扔出了几十米远,最后受伤过重,是这块石头挡住了自己,才没有被江水冲走啊!嘎羧对石头亲了又亲。
许久,才又昂起头来,向着天边那轮火红的朝阳,欧--欧 --发出震耳欲聋的吼叫。
像是说:我还没有老,我还行!
高考语文如何提炼观点
考现代文阅读主观表达题出现在试卷的第Ⅱ卷,是对学生筛选、抽象、概括、整合信息能力的全方位考查,有一定的难度。
无论是平时训练还是考试学生对这道题普遍存在着畏难心理,历年高考这道题的得分率也都偏低。
于是一些语文老师认为在这一考点上投入太多时间得不偿失,不如把精力转向那些更能见效的考点上去。
诚然,想在短时间内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不是件易事,似乎无所作为,但从应试的角度看,使学生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把该拿的分拿到,应该是有可能的。
如何让学生把该拿的分拿到呢?笔者以为以下几个环节在平时阅读训练中是不容忽的。
1、阅读选文时要勾画圈点。
“不动笔墨不读书”。
在有限的时间内阅读一篇文章,如果从头读到尾不作任何标记,很可能读后脑子里是一片空白,什么印象也没有,在这样的状态下去做题能有什么好效果呢?阅读时对文章中首段、尾段、每段首尾、题目、反问句、设问句、独立段、中心句、过渡句、关联词、指代词、有意义能上升一定高度的语句、抒情议论句、重复出现的句子、表达作者情感看法的词句等作勾画圈点,不仅可以增加对内容的印象,还能大体上把握文章的中心和作者的行文思路,有了这些,解题时就得心应手了。
阅读现代文,理解文意,要抓好十种句子的分析 ★抓首句。
一个语段往往是相对独立的,首句往往有提示、概括和转承作用。
如果是记叙文 首段,首句中大多数是概括全段内容或交待事件发生发展的空间顺序或内部发展顺序。
如《威尼斯》第一段首句是“威尼斯是一个别致的地方”,它是全文的文眼。
“别致”二字准确地概括出了威尼斯的特点;如果是议论文首段,首句常常是提出分论点。
如《崇高的理想》第二段的首句是“理想是有社会性、阶级性的”,它是该段的分论点;如果是说明文首段,首句则往往指明对象的某一特征。
如《南州六月荔枝丹》第二段的首句是“成熟的荔枝,大多数是深红色或紫色”,它交待了荔枝成熟时的颜色。
★抓中心句。
语境中的句子不是按等同价值排列的,而是既有关键的中心句,又有作为附加成分的句子。
分析时要迅速从大量的扩展句和叙述句中抓住中心句。
如:《琐忆》首段中的“鲁迅先生有两句诗‘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它是本段的中心句,概括了鲁迅先生伟大的人格 ★抓转承句。
有的语段有几层意思,为了使层次问连贯紧凑,中间常用转承句或转承词。
如:《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第六段中的“他作为科学家就是这样”,承上文,“但是这在他身上还不是主要的”,启下文。
★抓点睛句。
有的句子在语段中能起画龙点睛的作用。
如:《风景谈》在每幅画面后面加上了一句或两句简短的议论,这些议论文字升华了文章的主题。
★抓警句。
有的语段中的有些句子含义深刻,耐人寻味,读后能给人以启迪。
如:《包身工》最后一句话:“黑夜,静寂得像死一般的黑夜!但是,黎明的到来毕竟是无法抗拒的。
索洛警告美国人当心枕木下的尸首,我也想警告某一些人,当心呻吟着的那些锭子上的冤魂。
”这组句子既蕴涵着作者对万恶的旧社会的无限愤激,又深刻地揭示了黑暗终将过去,黎明定会到来的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
警句内涵丰富,寓意深刻,它是作者对于生活的高度提炼、概括,并进行逻辑推理的结果,领悟它的含义,有助于提高认识能力。
★抓矛盾句。
语段中的有些句子,从字面上看自相矛盾,但作者却寄寓了深刻的用意。
如:《孔乙己》最末一段中的“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此句表面看来矛盾,实际上是绝妙好辞,揭示了孔乙己悲剧命运的必然性。
★抓感情句。
语段中的有些句子明显地表达出作者的喜怒哀乐和对事物的褒扬贬抑。
如:《谁是最可爱的人》第三段中的“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纯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作者直抒胸臆,热情歌颂志愿军战士。
★抓特殊句。
阅读语段时,有时会碰到一些特殊句式,只有弄清句式特点,才能够准确理解句意。
如《祝福》第三段中的“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句中的“空的”“下端开了裂”都是后置的定语,分别修饰“破碗”“竹竿”,它表明祥林嫂走投无路,沦为乞丐了。
★抓修辞句。
为了更好地写景状物,传神达意,作者往往在语段中要运用一些修辞格。
如《荷塘月色》的第三段,比喻叠出,作者把荷叶比作舞女的裙,把荷花比作明珠、星星,把荷香比作渺茫的歌声,这些比喻形象贴切,新颖生动。
★抓尾句。
语段中的尾句或概括总结上文,或留下余地让人思索,或饱蘸笔墨抒发感情。
如《背影》末段的尾句“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情真意切,感人肺腑,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深切思念和无限热爱之情。
如1997年高考题现代文选文中有这样一些句子:“就是我所说的从前的‘散文的心’。
”“从前的散文的心是如此,从前的散文的体也是一样。
”“你想,在这两重械梏之下,我们还写得出好的散文来么?”如果我们在阅读时能画出这些句子,那么在回答第26题“文中的‘两重械梏’分别指...
高考语文阅读答题技巧
考现代文阅读主观表达题出现在试卷的第Ⅱ卷,是对学生筛选、抽象、概括、整合信息能力的全方位考查,有一定的难度。
无论是平时训练还是考试学生对这道题普遍存在着畏难心理,历年高考这道题的得分率也都偏低。
于是一些语文老师认为在这一考点上投入太多时间得不偿失,不如把精力转向那些更能见效的考点上去。
诚然,想在短时间内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不是件易事,似乎无所作为,但从应试的角度看,使学生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把该拿的分拿到,应该是有可能的。
如何让学生把该拿的分拿到呢?笔者以为以下几个环节在平时阅读训练中是不容忽的。
1、阅读选文时要勾画圈点。
“不动笔墨不读书”。
在有限的时间内阅读一篇文章,如果从头读到尾不作任何标记,很可能读后脑子里是一片空白,什么印象也没有,在这样的状态下去做题能有什么好效果呢?阅读时对文章中首段、尾段、每段首尾、题目、反问句、设问句、独立段、中心句、过渡句、关联词、指代词、有意义能上升一定高度的语句、抒情议论句、重复出现的句子、表达作者情感看法的词句等作勾画圈点,不仅可以增加对内容的印象,还能大体上把握文章的中心和作者的行文思路,有了这些,解题时就得心应手了。
阅读现代文,理解文意,要抓好十种句子的分析★抓首句。
一个语段往往是相对独立的,首句往往有提示、概括和转承作用。
如果是记叙文 首段,首句中大多数是概括全段内容或交待事件发生发展的空间顺序或内部发展顺序。
如《威尼斯》第一段首句是“威尼斯是一个别致的地方”,它是全文的文眼。
“别致”二字准确地概括出了威尼斯的特点;如果是议论文首段,首句常常是提出分论点。
如《崇高的理想》第二段的首句是“理想是有社会性、阶级性的”,它是该段的分论点;如果是说明文首段,首句则往往指明对象的某一特征。
如《南州六月荔枝丹》第二段的首句是“成熟的荔枝,大多数是深红色或紫色”,它交待了荔枝成熟时的颜色。
★抓中心句。
语境中的句子不是按等同价值排列的,而是既有关键的中心句,又有作为附加成分的句子。
分析时要迅速从大量的扩展句和叙述句中抓住中心句。
如:《琐忆》首段中的“鲁迅先生有两句诗‘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它是本段的中心句,概括了鲁迅先生伟大的人格★抓转承句。
有的语段有几层意思,为了使层次问连贯紧凑,中间常用转承句或转承词。
如:《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第六段中的“他作为科学家就是这样”,承上文,“但是这在他身上还不是主要的”,启下文。
★抓点睛句。
有的句子在语段中能起画龙点睛的作用。
如:《风景谈》在每幅画面后面加上了一句或两句简短的议论,这些议论文字升华了文章的主题。
★抓警句。
有的语段中的有些句子含义深刻,耐人寻味,读后能给人以启迪。
如:《包身工》最后一句话:“黑夜,静寂得像死一般的黑夜!但是,黎明的到来毕竟是无法抗拒的。
索洛警告美国人当心枕木下的尸首,我也想警告某一些人,当心呻吟着的那些锭子上的冤魂。
”这组句子既蕴涵着作者对万恶的旧社会的无限愤激,又深刻地揭示了黑暗终将过去,黎明定会到来的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
警句内涵丰富,寓意深刻,它是作者对于生活的高度提炼、概括,并进行逻辑推理的结果,领悟它的含义,有助于提高认识能力。
★抓矛盾句。
语段中的有些句子,从字面上看自相矛盾,但作者却寄寓了深刻的用意。
如:《孔乙己》最末一段中的“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此句表面看来矛盾,实际上是绝妙好辞,揭示了孔乙己悲剧命运的必然性。
★抓感情句。
语段中的有些句子明显地表达出作者的喜怒哀乐和对事物的褒扬贬抑。
如:《谁是最可爱的人》第三段中的“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纯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作者直抒胸臆,热情歌颂志愿军战士。
★抓特殊句。
阅读语段时,有时会碰到一些特殊句式,只有弄清句式特点,才能够准确理解句意。
如《祝福》第三段中的“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句中的“空的”“下端开了裂”都是后置的定语,分别修饰“破碗”“竹竿”,它表明祥林嫂走投无路,沦为乞丐了。
★抓修辞句。
为了更好地写景状物,传神达意,作者往往在语段中要运用一些修辞格。
如《荷塘月色》的第三段,比喻叠出,作者把荷叶比作舞女的裙,把荷花比作明珠、星星,把荷香比作渺茫的歌声,这些比喻形象贴切,新颖生动。
★抓尾句。
语段中的尾句或概括总结上文,或留下余地让人思索,或饱蘸笔墨抒发感情。
如《背影》末段的尾句“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情真意切,感人肺腑,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深切思念和无限热爱之情。
如1997年高考题现代文选文中有这样一些句子:“就是我所说的从前的‘散文的心’。
”“从前的散文的心是如此,从前的散文的体也是一样。
”“你想,在这两重械梏之下,我们还写得出好的散文来么?”如果我们在阅读时能画出这些句子,那么在回答第26题“文中的‘两重械梏’分别指的是什...
初二写作文,包括技巧什么的介绍详细些
一、开头技巧 ⑴欲扬先抑,开发胃口 唉,老师怎么让我和他坐一个桌呢?她可是我班最凶的女生啦!就因为这,大伙都叫她“虎妞”。
--《同桌》 ⑵开门见山,直截了当 我和阿敏的交情可不一般--初中三年的同桌。
对她,我有一肚子的话要说。
--《同桌》 ⑶描形绘神,印象逼真 她,长得真丑:黄瘦的脸;尖尖的下巴;淡得几乎看不见的眉毛下,一双细眯的眼睛;鼻子扁而大;一口参差不齐的牙齿,略有黄色……唉!甭提了,她的外表真不符合这么动听的名字--祝丽丽。
--《同桌》 ⑷自然交代,平引下文 新学期一开始,我就注意到一个问题:我们班三十三名男生,二十七名女生,男生两人一桌恰好多一名,女生亦如此,必将出现一个男生和一个女生同坐一桌的危机。
可万万没想到这个危机会降临到我的头上。
--《同桌》 ⑸歌词开头,响彻云际 “明天你是否会想起/昨天你写的日记/明天你是否会惦起/曾经最爱哭的你……”一曲悠扬的《同桌的你》从路边音像书店传了出来,那带着绵绵情思的乐曲,把我的思绪带回了三年前的时光……--《同桌》 ⑹排比反复,创造旋律 朋友,就是我可以为他献出真挚情感的人;朋友,就是我可以对他付出全部信任的人;朋友,欢乐时与我分享,危难时与我同行。
人生中没有朋友,就像生活中没有阳光。
我就有着这样的一个好朋友。
--《朋友》 ⑺设问开篇,无沿无边 往事如烟,随着时光的流逝,大都渐渐淡忘,而那双眼睛,怎能使我忘怀?--《朋友》 ⑻名言指路,开宗明义 培根说过:“无真实朋友之人,可以谓之真可怜而永陷于孤独生活之人。
”他的话道出了朋友的重要。
是的,假如一个人丧失了友情,他简直无法生存在世界上。
--《朋友》 ⑼对比映衬,突出重点 随着岁月的流逝,许多人渐渐被我淡忘了,然而,有那么一双眼睛,一种声音一个身影,至今萦绕在我的心头,久久不能忘怀。
--《朋友》 ⑽倒叙开头,吸引读者 当我们乘着离开国防教育学校的时候,不知道为什么,泪水竟然在我的眼眶里打转。
难道是留恋吗?是留恋那一段虽苦虽累但充满活力的生活,还是留恋那待人苛刻却真诚亲切的军人,我们的教官?--《朋友》 ⑾拨乱反正,拨云见日 有人说,淡泊就是看破红尘,看透一切,认为一切都是假的、虚伪的……这种看法是对淡泊的曲解。
如果我们翻一下词典就会明白,“淡泊”是不追求名利的意思……--《淡泊》 ⑿泰山压顶,观点强现 目前,校园攀比之风肆虐,我认为这种风气确实需要刹一刹。
--《攀比风,可休矣》 ⒀联想象征,奇妙无穷 一个梦,曾经在西方强盗的炮舰下埋葬,留下的是老一辈辛酸是泪珠不止的心痛和望眼欲穿的期盼作为见证。
伴随着流泪的长江长大的我们也就少年已尝愁滋味,踩着前辈留下的印证期待,期待着有那么一天……--《期待》 ⒁环境描写,渲染气氛 十月九日又到了,鲁迅先生已经逝世六十年了。
从傍晚到子夜,静静地,一个人坐在窗前,任冷雨打着窗棂。
灯下一盆吊兰淡淡地涂抹一壁翠色书柜。
夜风荡起,身上微微泛起寒意。
想起了鲁迅先生,泪水就滑落下来。
⒂题记为冠,哲理为先 世间万物皆难逃自然辩证法,孰是孰非,孰优孰劣,孰喜孰忧,岂可一言以蔽之?--《假如记忆可以移植》 ⒃博览群书,信手拈来 据说,在非洲的原野上,有一种食虫的花朵,色彩绚丽,芳香异常,许多飞虫抵御不了“诱惑”而葬身其中……--《抵御“诱惑”》 暮色中,几缕炊烟从农舍里袅袅升起。
我捧着一束栀子花,站在张老师的窗前。
张老师,您还是那样忙碌?该歇歇了吧,今天是您的节日--教师节。
我带着我的收获来看您来了。
--《琐忆》 ⒅以物喻人,含义深长 在一望无际的旷野上,一棵古老的树,虽然生命已到了最后一刻,但它仍然倔强的生长着。
在它的身旁,一棵小树正在抽出嫩嫩的芽。
老树的根枯了,它把生命的汁液输给了小树;老树的叶黄了,它把绿色的生命注入了小树。
老树历经沧桑,走完了它艰难的历程。
如今,小树刚刚抽枝吐叶,老树却离开了它……这正像外公离开了我,他来不及接受我对他的报答之情,就匆匆离开了我。
--《琐忆》 ⒆解题铺陈,明示中心 责任,就是一个人分内应该做的事。
军人,有保家卫国的责任;医生,有救死扶伤的责任;教师,有培养接班人的责任。
工人、农民、职员、商人……人人都有自己的责任。
在我们的社会里,各行各业都有许多尽职尽责的人,他们组成了一道道最美的风景--请允许我,从这道道美丽的风景画卷中撷取一幅动人的画面吧。
⒇设置矛盾,引人入胜 “我就不信,你在这个班生活了两年多,对这个集体就会没有一点感情?……”这是今天早晨班主任陈老师对我说的话。
我望着陈老师愤怒的目光,委屈的眼泪直在眼眶里打转,心理说:“陈老师,你误会了……我怎么能不爱我们的班级体呢?” 二、“结构”技巧 中考满分作文结构方式很多,如写记叙文,可以物或情为线索结构文章,可以欲扬先抑,有问有答,也可以顺叙、倒叙、插叙等方式结构文章,还可以采用抽丝剥笋式的结构方式,这里就以总分总方式结构全文的“分”--“虎腹”的部分的结构形式作一些解读。
1、排比段式。
例:海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