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优美句子

《论语》中论述学习应有谦虚的态度的是哪一句?

日期:2019年10月25日 分类:优美句子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意思:

孔子说:“别人的言行举止,必定有值得我学习的地方。选择别人好的学习,看到别人缺点,反省自身有没有同样的缺点,如果有,加以改正。”

释义:

【三】虚数,极言很多。三、六、九、百、十、千都一样。此句中泛指多个人。焉:是兼词“于之”的意思,翻译为“在其中”。翻译:“几个爱好相同的人同行,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为我的老师。”指应该不耻下问,虚心向别人学习。

【师】效法。<此处若为老师,则翻译不通顺。人非善则为不善,二者必居其一。如是老师,那么所有的人都可以做老师了。拜好人为师,大多数人可以做到。但是要拜恶人为师,恐怕只有恶人了。更何况古代有话叫:“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这个师怕是更拜不得了。效法就是模仿去做的意思,在此处就很通了。善的就正面去模仿,叫做 从;不善的就反面去模仿,叫 改之。希望能更正过来,不要再好为人师的误人子弟了。>

简析:孔子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受到后代知识分子的极力赞赏。他虚心向别人学习的精神十分可贵,但更可贵的是,他不仅要以善者为师,而且以不善者为师,这其中包含有深刻的哲理。他的这段话,对于指导我们处事待人、修身养性、增长知识,都是有益的。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https://baike.baidu.com/item/%E4%B8%89%E4%BA%BA%E8%A1%8C%EF%BC%8C%E5%BF%85%E6%9C%89%E6%88%91%E5%B8%88?fromtitle=%E4%B8%89%E4%BA%BA%E8%A1%8C%EF%BC%8C%E5%BF%85%E6%9C%89%E6%88%91%E5%B8%88%E7%84%8

翻译句子:在老师们的帮助下,我们在学习上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1,在老师们的帮助下,我们在学习上取得了很大进步We made great progress with teachers' help.2,他们已经决心在月底前完成工作They was determined to complete its work before the end of the month 3,孩子们和他们的母亲都不知道这件事Neither the children nor their mothers knew this.4,最后他终于明白了他为什么受到嘲笑he finally understood why he was being ridiculed 5,他们刚一到,篮球赛就开始了No sooner had they arrived than the basketball match began.

翻译下列句子。

(6分)(1)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

(1)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因此圣人就更加圣明,愚人就更加愚昧。

圣人之所以能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能成为愚人,大概都是由于这个原因吧? (2)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一方面不通晓句读,另一方面不能解决疑惑,有的(断句)向老师学习,有的(疑惑)却不向老师学习;小的方面倒要学习,大的方面反而放弃不学,我没看出那种人是明智的。

这两个句子均出自唐代文学家韩愈的议论文《师说》。

《师说》阐说从师求学的道理,讽刺耻于相师的世态,教育了青年,起到转变风气的作用。

【词语释义】 益:更加、越发。

句读(dòu):断句。

或师焉,或不(fǒu)焉:有的从师,有的不从师。

不:通“否”。

小学而大遗:学了小的(指“句读之不知”)却丢了大的(指“惑之不解”)。

遗:丢弃,放弃。

扩展资料: 《师说》大约是韩愈于贞元十七年至十八年(801年—802年),在京任国子监四门博士时所作。

贞元十七年(801年),韩愈辞退徐州官职,闲居洛阳传道授徒,经过两次赴京调选,方于当年十月授予国子监四门博士之职。

此时的韩愈决心借助国子监这个平台来振兴儒教、改革文坛,以实现其报国之志。

但来到国子监上任后,却发现科场黑暗,朝政腐败,吏制弊端重重,致使不少学子对科举入仕失去信心,因而放松学业;当时的上层社会,看不起教书之人。

在士大夫阶层中存在着既不愿求师,又“羞于为师”的观念,直接影响到国子监的教学和管理。

韩愈对此痛心疾首,借用回答李蟠的提问撰写这篇文章,以澄清人们在“求师”和“为师”上的模糊认识。

文中列举正反面的事例层层对比,反复论证,论述了从师表学习的必要性和原则,批判当时社会上“耻学于师”的陋习,表现出非凡的勇气和斗争精神,也表现出作者不顾世俗独抒己见的精神。

全文幅虽不长,但涵义深广,论点鲜明,结构严谨,说理透彻,富有较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内河阳(今河南孟县)人。

因其那望在昌黎,故世称“韩昌黎”。

德宗贞元八年(792)登进士第。

贞元十九年(803),因言关中早灾,触怒权臣,被为阳山令。

宪宗元和元年(806)召拜国子博士。

元和十二年(817)从装度讨淮西吴元济有功,升任刑部侍郎元和十四年,上表谏迎佛骨,贬潮州刺史,后历任国子祭酒、吏部侍郎、京兆尹等职。

韩愈 大力倡导古文运动,其散文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

主张“以文为诗”,作诗力求新奇,且多议论。

《全唐诗》存其诗十卷。

有诗文合编《昌黎先生文集》。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师说

吕氏春秋 观师 句子翻译

子张,在鲁国的地位很低(小户人家),颜逐鹿,梁国的大盗;都在孔子手底下学习。

高何,县子石,都是齐国有名的残暴的人,都被老百姓所指责,但是最终他们跟着墨子学习。

我所说的这几个人,都是一些上不得台面的人(你想啊,不是该死的,就是地位低的)但是他们最后都成为天下赫赫有名的人,寿终正寝,王公大人们都执礼相待,这就是得益于学习的功劳。

子贡故而这样问孔子,“后世的人将怎么样评价您?”,孔子说“我又有什么可以评价的呢!不执泥于个人(大概就是说“不是为了名利才去读书”),好学而不厌烦,指导别人而不感到疲倦,就这样我就够了!”天子入太学祭先圣,(这句我不怎么会译,你自己猜一下吧!)所以尊师重道。

论语里关于学习态度的句子5句!课文里的不要!急!!!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 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子曰:“有教无类。

翻译句子:假如你们在学习过程中有问题,可以向老师求助

小题1:袁 公 问 曰/ 贤 家 君 在 太 丘/ 远 近 称 之/ 何 所 履 行 小题2:A称赞 B更加 C效仿 D县令小题3:对强者用恩德来安抚他,对弱者用仁义去体恤(安抚)他。

(或用恩德来安抚强者,用仁义安抚贫弱者) (3分,“以”意思要译出)小题4:家君没有效法袁公,袁公也没效法家君。

小题1:试题分析:划分句子的朗读节奏,可以根据句子的意思来划分。

划分的方法有:一个句子只有主谓,那么主谓之间要停顿;谓宾之间要停顿;介词开头的句子,把介词划开等。

所以本小题句子可以这样划分:袁 公 问 曰/ 贤 家 君 在 太 丘/ 远 近 称 之/ 何 所 履 行小题2:试题分析:A中的“称”是称赞的意思。

B中的“益”是更加的意思。

C中的“法”是效法的意思。

D中的“令”是县令的意思。

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当中一定要去积累好文言实词,才能更好地把握文言文的学习。

小题3:试题分析:本题的翻译,句中的“绥”“抚”“以”“德”等,都是重要的采分点,关键是要注意对译。

翻译一般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根据语境,做到文通字顺。

因此,此题可以翻译为:对强者用恩德来安抚他,对弱者用仁义去体恤(安抚)他。

(或用恩德来安抚强者,用仁义安抚贫弱者)小题4:试题分析:从文中我们可以得出元方所说的“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的言外之意是家君没有效法袁公,袁公也没效法家君。

这题只要考生稍稍读懂文言文,都可以找出。

本题既考查了考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也考查了考生的仔细认真的学习态度。

论语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成语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成语:不知者不罪,意思说不怪罪不知情的人。

跟论语的“不怨恨不了解自己的人”有点像吧。

这句中,原有一个成语“不亦乐乎”。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成语:反躬自省、一日三省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 ——成语:温故知新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成语:心存目想,既要凝目注视(学习),又要用心思索。

5子曰:“由,诲女(rǔ)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zhì)也。

”——(《为政》)——成语: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里仁》) ——成语:见贤思齐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 ——成语:三人行,必有我师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泰伯》) ——成语:任重道远、死而后已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罕》) ——成语:岁寒知松柏1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卫灵公》)——成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十则中善于向别人学习的句子

第七则:学习态度翻译00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00孔子说:“几个人在一起,其中必定有可能作为我的老师的人,要选择他们的优点来学习,如果看到他们的缺点要反省自己有没有像他们一样的缺点,若有,要一起加以改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