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阅读长难句分析步骤
日期:2019年10月24日 分类:优美句子
⑴找动词
我们的谓语动词通常是由实义动词来充当,即有实际意义的动词;“系”这个部分由系动词,如am,is ,are,was,were来充当。但这里文都老师要温馨提示大家:“三姨太”一定要完整。那么什么叫做三姨太?这里大家要注意,“三姨太”指的不是军阀混战时期的大姨太、二姨太和三姨太,而指的是我们的时态、情态和语态。时态,通常指我们的一般现在时,现在进行时,等等;情态指的是情态动词等相关用法。语态通常指我们所说的主动和被动。所谓要完整,指的就是要将这个整体都选作谓语动词。比如,一般现在是由is+doing构成,但是许多小伙伴们通常会只选择doing作谓语动词,而将is忽略掉,这是不对的。因为只有doing是无法构成我们的现在进行时的,这里的谓语动词应该是is+doing这个整体。同样的遇到情态时,谓语动词应该是can/could/may/might+do等;而语态,主动就不用说了,就是动词原形,那被动呢?我们知道被动是由is+V-ed构成,所以,is+V-ed合起来才是一个完整的谓语动词。只有将它们找完整才算找到了句子的动词。下面我们来看一个例子:
The first two must be equal for all who are being compared,if any comparison in terms of intelligence is to be made.
我们先找句子的动词,must是情态动词,必须完整,所以must be是动词;are being compared是我们说的语态,这里是被动式,所以这个部分是动词;同样的,is to be made则是我们讲到的时态,be to do something是将来时的构成形式,要完整,所以is to be made也是我们说的动词。
我们都知道句子中是只有一套主谓宾结构的,也就是说只有一个动词是作谓语动词的。但是我们找到的这些动词和谓语动词之间都是什么关系?是怎样连接起来的呢?想要弄清楚它们之间的关系,我们接着学习第二步:找连词。
⑵找连词
连词都有哪些呢?我们通常所说的连词分为并列连词和从属连词两类。常见的并列连词包括and,or,but,while等。这些连词可以将词和句子连接起来。而且这些句子前后连接的是两个对等的成分,是名词都为名词;若为从句则都为从句。第二类常见的连词就是从属连词,它分为两部分:①that连词引导的定语从句、宾语从句等;②wh-连词,就是我们常见的when,what,why,who等连词。这个在句子中是比较容易找见的。我们已经找了动词、找了连词,但是它们之间是怎样一种关系呢?所以,这就是我们的第三步,找归属关系。
⑶找归属关系
在这一步中我们要找到各种连词之间是一种怎样的关系。如果说动词只有一个,这就变得很简单。这个动词就是句子的核心动词,即谓语动词。谓语动词前面是句子的主语,谓语动词后面是句子的宾语。比如:I open the door.在该句中只有一个动词open,那么毋庸置疑,open就是句子的谓语动词,谓语动词前面的I就是句子主语,谓语动词后面的the door则是主语作用的对象,叫做宾语。但如果句子有多个动词呢?我们一起来看下,以三个为例:如果三个动词都有and连接起来。V1 and V2 and V3,那么这三个动词是并列的,共用一个主语,它们都同等重要。比如:I open the door,and take off my sweaters,and sit on the sofa.在这个句子中open,take off和sit on这三个动词由and连接起来,它们共用了一个主语I,都是句子的谓语动词。但如果这三个动词由其他连词来连接,则又是一种情况。如果是Wh- V1,what V2,V3的情况,则第三个动词是句子的动词,比如:What you said and what you thought,is right.在这个句子中is才是句子的核心动词。也就是谓语动词不能由连词引导。
⑷确定核心动词
在找到了归属关系之后,确定句子的核心动词就变得非常容易了。没有连词引导的动词就是核心动词,即我们常说的谓语动词。
⑸确定句子的主干
句子的主干就是我们常说的主谓宾,这是句子的基本成分。谓语动词前面的就是主语,后面的就是宾语。
⑹确定句子的修饰成分
句子的修饰成分指的就是定语、状语、补语这样一些成分。主谓宾只是基本的句子成分,好比人的躯干和四肢,我们常称其为“裸句”。但是人不会光着身子就出来,不管是出于遮丑。还是美观,抑或是其他母的,都必须要穿衣服的。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句子的定语、状语、补语等修饰成分。
任何长难句都是由这些基本句型幻化而来,变得复杂,具有迷惑性。但“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只要我们找到了句子的主干,知道了它到底讲的什么内容,一切就会变得容易很多。
如何赏析句子
一,从语言表达上看句子 考查句子的语言表达,可以从三个方面看,即是否运用修辞,有无特殊句式,精妙词语运用等。
1.从修辞的角度赏析。
常见的修辞有8种(比喻、比拟、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它们在不同的语境中所起到的作用各不相同。
2.从句式特点入手赏析。
常见的句式特点有:矛盾句、点睛句、结尾句、双重否定句、长短句结合、句子对仗等。
3.从结构作用的角度赏析。
一段话往往包含几层意思,各层意思之间如果要结构严谨,浑然一体,某些词语或句子就起到此方面的作用。
一个句子在结构上的作用常见的有6种:总领下文、承上启下(过渡)、为后文作铺垫、前后呼应(照应)、总结上文或总结全文、点明中心或升华中心等。
4.从词语运用的角度赏析。
很多重点句的含义,往往是通过一、二个动词、形容词、副词、数量词等关键词语传递出来的。
抓住句中关键词语去深入理解句子,是常用的可取的一种赏析句子的方法。
二,多角度赏析句子 同一个句子,可以从不同角度去赏析。
学生只要找准一个切入点,从某一个角度去赏析即可。
扩展材料句子的组成成分叫句子成分,也叫句法成分。
在句子中,词与词之间有一定的组合关系,按照不同的关系,可以把句子分为不同的组成成分。
句子成分由词或词组充当。
汉语: 现代汉语里一般的句子成分有八种,即主语、谓语、宾语、动语,定语、状语,补语和中心语。
英语:句子的组成部分,包括主语、谓语、宾语、表语、定语、状语、宾语补足语和同位语八种。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句子成分...
现代文阅读怎样从结构上和内容上分析句子???
在结构上主要看着一段在一片文章中所在的位置,如果在一片文章的开头,作用多数为:引出主题(话题)、开门见山、为后文做铺垫等。
在文章的中间位置作用多数为:承上启下(常说的纽带作用)。
在文章结尾处作用多为:呼应前文起到前后照应的作用(要是具体情况而定)。
在内容上更多的是体会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作者要表达的观点,围绕中心思想来说在内容上的作用,基本不会出大错,因为一切都是为主旨服务。
开头段在内容上的主要所用是:交代背景(时间,空间,人物等)、设置悬念,吸引读者等等,中间段多数是描写,就是深化主题,更加细致的描写了。
,结尾段多是总结全文,深化中心,表明了作者。
样的。
思想。
差不多就这样。
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大学现代汉语句子分析论文怎么写
文言文,是古人用书面用语写成的文章。
本文主要从现代汉语的句法和词法两个探讨了如何轻松、和地解读文言文。
文言文,是古人用书面用语写成的文章。
运用现代汉语的语法知识,可以清晰地透视文言文语法,地解读文言文,而且对初次接触文言文的初一、高一学生来说,运用方法可以轻松地学懂文言文,从而地传承祖国的文化遗产。
一、运用现代汉语句法知识,古今句式,理解句意 现代汉语中常式句表达为: (状语)定语+主语+(状语)谓语+(定语)宾语(补语) 可以把现代汉语的常式句“标准句式”拿来与文言文的句式,可以很容易地古今句式的不同之处。
从而识别文言文的特殊句式,理解和翻译文言语句。
下面以文言文“倒装句”为例来谈谈方法在教学中的运用。
文言文的倒装句,也叫“变式句”,句子的表达不同于现代汉语“常式句”的句子。
1、“大哉,尧之为君也!”此句中“尧之为君也”是个主谓短语,意思为“尧君主”。
“尧君主”怎样呢?表达完整的意思,需要陈述,说明,形容。
而“大”是形容词,意为“”,是要陈述,说明,形容某个的。
“尧之为君”与“大”构成主谓关系,但句子是先谓语后主语,不符合现代汉语通常的表达习惯,属于主谓倒装。
说话人强调谓语,把谓语前置了。
学生的认识,在理解翻译时只需把主谓关系理顺即可。
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让学生划分此句的句子成分可以:蚓(主语)+无(谓语)+爪牙(宾语)。
主谓宾完整,“利”似乎多了。
但依据词类知识,“利”是形容词,意思为“锋利”,在句中应作定语或谓语,“锋利呢?”,在句中该词语修饰的只能是“蚓”或“爪牙”,而“锋利的蚓(蚯蚓)”是讲不通的,只能修饰“爪牙”。
,“利”是“爪牙”的定语,应该在“爪牙”的前面。
该句是把定语后置了,这是个定语后置句。
翻译时,学生只需把定语提放到中心语前面即可。
3、“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李氏子蟠,……不拘于时,学于余”、“形似酒撙,饰以山龟鸟兽之形”。
三句中“于蓝”、“于余”、“以山龟鸟兽之形”“于(以)+名词”构成的介宾短语(介词结构),均置于谓语动词的后面。
用现代汉语的句法知识分析,它们谓语后面,既作宾语(介宾短语作宾语),也作补语,而现代汉语中介宾短语作状语。
上,三个介宾短语都修饰句中谓语作状语,分别表示、、,属状语后置。
翻译时,学生只介宾短语提前,放置于谓语动词前即可。
4、①“沛公安在”;②“一言以蔽之”;③“古之人不余欺也”④“何陋之有”。
所列四类句式是文言文中宾语前置的四种。
不管哪的宾语前置,都可以用现代汉语的句法知识辨析。
如“沛公安在”一句中“沛公”为名词,是句子的陈述。
“安”是疑问代词,于“哪里”,“在”为介词,表示处所。
该句本来要表达的意思是“沛公在哪里?”。
在让学生认识语言时,可以举出相类的现代汉语常式句,如“你在哪里?”与“沛公安在”:“在哪里”与“安在”的意思一样,但前者是“介词+宾语(疑问代词)”,后者是“宾语(疑问代词)+介词”,显然后者把“宾语”前置了。
同样“古之人不余欺也”一句中,构成该句的每个词的意思和现代汉语的意思一样,学生容易理解。
但学生对“古代的人不我欺骗”说话的却大为疑惑,古人为要说话呢?教者可举一相类句式句法分析,如“他不欺骗我”,“他”是主语,“欺骗”是谓语,“我”是宾语。
两相,学生会很容易“不我欺骗”是把宾语“我”了谓语动词前面,是宾语前置。
这是古人语言表达的习惯,是强调宾语。
可见,现代汉语语法知识认识文言文的特殊句式,从而理解句意,翻译句子,是既简便又实用的方法。
如何解答现代文阅读中的句子问题
纵观近几年来的高考语文试题,对文中“重点句子”的考查为100%。
然而,有不少学生解答此类问题时写了半天,答不到点上,既浪费时间又不得分。
为此我们结合2007年高考有关试题进行一下分析。
技巧点拨:所谓“含意”是指言语含有的“意思”,应该是指内容方面,而且一般多指言语的隐含信息,而非明示信息(字面意思)。
命题者常常选取的重要语句包括:语句短小但含义丰富的语句,多与文章中心、作者思想感情有极大关系的语句,在文章结构上有着重要作用的语句。
做题时要主要采取语境分析法和比喻点染法。
语境分析法是指根据语境来理解的方法,因为某一重要句子的意思可能在它前面的句子或后面的句子中找到充分的解释,如对这些句子进行重点分析,就很方便地得到答案。
比喻点染法就是通过理解比喻修辞格的对应关系来理解句子的意思,即可以用本体来解释喻体,也可以是用喻体来解释本体。
运用这种方法的关键是要找准其对应关系。
思维误区:牵强附会;掺杂 技巧;概括片面。
解题示例1: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
(1)走一趟大西北,长不大的孩子会长大。
(2)南方的天地太玲珑剔透了,太经不起摔打了。
(2007年高考全国卷Ⅰ第15题) 相关段落:(1)在戈壁大漠中赶路,满目皆是巨大的悲壮。
走一趟大西北,人会坚强几分;走一趟大西北,长不大的孩子会长大。
(2)也许有那么一天,大家会猛然醒悟:南方的天地太玲珑剔透了,太经不起摔打了。
那里挤满了人,矗满了楼,停满了车。
人们会发现,大西北正在呼唤我们。
尽管那里的风是干燥的,水是咸涩的,但那里有可以让鸟儿展翅翱翔的天空,那里有可以让生命茁壮生成的绿洲。
解题分析:(1)语句所在的段落是作者在描写了大西北环境的恶劣后的一段议论,分两个层次,一是大西北充满悲壮,一是在这里可以感受到坚强,学会坚强。
分析“长不大的孩子会长大”一句,所谓“长不大”是指没有成熟、没有大西北的精神品格,“长大”指有了这些品格。
其答案:(1)大西北环境的艰苦恶劣、生命的顽强抗争,会强烈震撼来自其他地方的孩子,使他们学会坚强、早日成熟。
(2)语句选自倒数第二段,这一段通过大西北、南方的对比,表现北方有着高阔的天空、茁壮的生命绿洲等。
由此推断作者认为南方没有北方的这种粗犷。
答案为:南方过于精致纤巧,过于脆弱,远没有大西北粗犷坚韧。
相关段落:(1)但当这条亘古以来一直追求自由的大水终被锁住时,人们还是蓦然生出一种怜惜、怅然和失落。
……此时,距三峡明渠截流只有几天的时间了,届时将要断流,该运的急用的货物要赶快运出,天南海北赶来的游客要最后看一眼原始的三峡。
那时,我和所有的游客一样,都显得多情而惆怅。
(2)百万移民为三峡工程建设所作出的巨大牺牲,他们舍弃祖辈生活的土地远离家乡的故事,搬走前夜一村人在露天场地上喝告别酒时相拥而泣的场面,临行前向滔滔长江向已成废墟的故土磕头祭拜的情景,一次次让我动容,让我顿生敬意。
那时我才真切感到,他们才是告别三峡的主角。
解题分析:此题虽然考查的是对语句的理解,可也暗含了“游客”与“移民”在告别三峡时不同情感的比较。
前者仅为“再看最后一眼”式的告别,而后者则是“故土难离”式的留恋与“舍小家为大家”式的牺牲。
答案为:(1)游民的告别只是对“原始长江三峡”景点的告别,由此生出的只是怜惜、惆怅和失落。
(2)百万移民的告别则是故土难离的割舍之痛和舍弃家园的巨大牺牲。
技巧点拨:题干中要求“赏析”重要语句,答题时就应从艺术手法和思想内容两个方面入手。
可采用语境分析法、结构分析法和寻找解释说明法。
阅读语段中往往是先有一句较为重要的话,然后再通过举例说明或其他方式进行解释说明。
要理解这句话,自然要通过这些例证性的例子或解释性的语句来寻找答案。
思维误区:答题片面,妄加揣测。
解题示例1:请赏析“看到如此众多的小生命,坚忍不拔而又蓬蓬勃勃地活在这雪地里,我的眼睛被染得灿烂起来”这句话。
(2007年高考天津卷第19题) 相关段落:哨长在这绿毯边沿旁的一巨石前,小心翼翼地用双手扒开雪层,并唤我过去观看。
当我走至巨石下,呈现在我面前的竟是一片美妍的小花。
小花一株株、一簇簇,攒攒挤挤,比肩争头。
这些小花仅比米粒儿稍大,白的、紫的、蓝的、红的、黄的,五颜六色,星星点点。
看到如此众多的小生命,坚忍不拔而又蓬蓬勃勃地活在这雪地里,我的眼睛被染得灿烂起来。
我惊异地看着这些小生命,它们也仿佛睁着深情的眼睛凝望着我……这些米粒般大小的生命,像是在告喻我:希冀、渴望、追恋、向往,是一切生命的本质。
即使天冷了地冷了宇宙的一切都冷了,它们也会顽强地举起美的萌芽,决不肯把生命的蓬帆轻易降落。
解题分析:解答时要从对句子本身的关键词的含义的理解入手,要分析本句所采用的表达技巧以及本句所包含的作者的情感。
“坚忍不拔而又蓬蓬勃勃”采用的是拟人的修辞手法,表现的是小花的顽强生命力。
“灿烂”一词则表明作者的心情是愉悦的。
答案为:运用拟人手法,写出了小生命顽强的生命力。
用鲜活...
现代汉语中的句子分析法有哪些?具体怎么分析?
主要有(一)句子成分分析法 (二)层次分析法 (三)其他句子分析方法 句子成分分析法又称“中心词分析法”,是传统语法学使用的句子分析方法。
①句子分析就是分析一个句子(单句)的句子成分。
句子成分有六种——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
②词与句子成分之间存在对应关系,短语中只有联合短语和主谓短语可以直接充当句子成分。
③主语和谓语是主要成分,宾语和补语是次要成分,定语和状语是附加成分。
把主谓短语看作句子,认为句子总是由主谓短语充当。
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成分时,就叫做“小句”或“句子形式”;将非主谓句称作“无主句”。
④偏正短语要先找出其中的中心语,述宾短语或述补短语要先找出其中的谓语中心词。
在分析过程中: 首先将句子分为主语部分和谓语部分,找出全句的主要成分——主语和谓语; 再看谓语由哪种动词充当,以及后面跟着的宾语和补语; 在主语部分找出附加在主语前面的定语,在谓语部分找出附加在谓语前的状语。
例如分析“未来几十年里,地球能源将面临严重的短缺问题”。
第一步:找出主要成分 未来几十年里,我们生活的地球能源将面临严重的短缺问题。
第二步:找出次要成分 未来几十年里,我们生活的地球能源将面临严重的短缺问题。
第三步:找出附加成分 [未来几十年里],(我们生活)的地球能源[将]面临(严重)的(短缺)问题。
层次分析法,又称“直接成分分析法”,是对句法单位(包括短语和句子)的直接成分进行结构层次分析的方法。
由于切分过程中尽可能采用二分,所以层次分析法又称作“二分法”。
语法从表面上看是线性排列的符号序列。
线性排列是指按照时间先后顺序说出或写出的形式。
但是语法结构却是有层次性的,层次是指句法单位在组合时所反映出来的不同的先后顺序。
表层的线性关系背后暗含着隐性的层次关系。
小的语法单位是大语法单位的组成部分,大的语法单位是由小的语法单位组合而成的,本身又可以成为更大语法单位的组成部分。
语法结构的每个层次一般直接包含比它小的两个语法单位,这两个小的语法单位就是直接成分。
每一个直接成分又可以包含更小的直接成分。
例如: 我们 进行 社会 调查 分析过程 |主||____谓_______| |_述 | 宾____ | |_定)中 | 更多例子 层次分析法就是逐层将一个句法单位(联合短语等由多个直接成分组成的短语除外)切分成两个直接成分,直到不能再切分为止的句子分析方法。
层次分析法的分析过程主要包括两个步骤:第一步是切分结构层次,第二步是确定结构关系。
例如: 他 去年 去 了 一趟 美国。
分析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谓关系 |___||______________| 状中关系 |________| |__| 述宾关系 |_| |___| 述补关系 更多例子 切分过程中应注意: ①第一步切分非常重要,第一步切分不当,后面便容易全都切错。
②必须逐层切分,直至分析出每个实词,语素不需要切分。
③为避免切分过程中的遗漏,一般采用从左到右、从上到下、逐块切分的分析步骤。
层次分析法中常用的图解表示法是切分法、组合法和树形图。
①切分法 切分法是最常用的方法,将所要分析的短语或句子作为一个整体,从大到小,逐层切分。
例如: 申奥 成功 有助于 中国 的 改革 与 开放。
分析过程 |_ 主 __| |______ 谓 ________________| |主| |谓| |_述_ |______ 宾___________| |__ 定_)_ 中_______| | 联 + 合 | ②组合法 组合法是把所要分析的短语或句子切分到单词,然后从小到大,依次组合起来。
例如: 他 弟弟 在 北京 念 大学 分析过程 |_定中_| |_介宾_| |_述宾_| | |____状中____| |_____主谓______| ③树形图 树形图是把有关的结构分析用竖线和斜线连接起来,从而显示出句法单位内部的结构关系。
例如: S / \ 主语 谓语 / \ / \ 偏 正 述 宾 | | | | 取暖 设备 出现 故障 分析过程 (三)其他句子分析方法 1、变换分析 2、语义特征分析 3、语义指向分析 变化分析是通过移位、添加、删除、替换等方法来考察两种句法结构之间的关系和变换规则的分析方法。
变换分析着眼于句法结构的外部分析,考察具有内在联系的不同句法结构之间的联系。
例如: A、台上坐着主席团 B、台上演着梆子戏 C、山上架着炮 三个例句包含的词类相同(处所名词+动词+助词+名词),排列顺序相同,内部层次关系相同,但是A句表示静态意义(台上有主席团)、B句表示动态意义(梆子戏正在上演)、C句既可表示静态意义(山上有炮),也可表示动态意义(山上正在架炮)。
下面我们通过变换分析法分析三个句子。
A句可以变换为“主席团坐在台上”。
类似的例子如: 门口站着人—→人站在门口 床上躺着人—→人躺在床上 黑板上写着字—→字写在黑板上 墙上挂着画—→画挂在墙上 B句可以变换为“台上正在演梆子戏”。
类似的例子如: 外面下着大雨—→外面正在下大雨 操场上放着电影—→操场上正在放电影 教室里上着课—→教室里正在上课 隔壁打着电话—→隔壁正在打电话 C句既可以按照A句模式变换,也可以按照B句模式变换。
山上架着炮—→炮架在山上/山上正在架炮 类似的例子如:院墙外修着马路—→马路修在院墙外/院墙外正在修马路 通过变换分析,不...
现代文阅读中分析句子作用题应从哪些方面考虑
分析句子作用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从内容看:根据不同的文体,句子的作用在记叙文中,点明主旨或表达作者的主要感受;在议论文中,表达中心论点及分论点;在说明文中,集中揭示说明对象的特征或事理。
有的句子还交代了原因或者之所以这样说的依据。
从结构看:在文章不同的位置,句子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有总提的作用、总结的作用、承上启下的作用、标志文章思路的作用。
总之,它们可以显示文章的基本框架,概括文章最基本的内容。
从艺术效果看:文学作品中,有些句子还有升华中心,渲染、烘托气氛的作用。
阅读现代文,想充分理解句子的作用,要抓好十种句子的分析。
抓首句。
一个语段往往是独立的,首句往往有提示、概括和转承的作用。
抓中心句。
分析时要从大量的扩展句和叙述句中抓住中心句。
抓转承句。
有的语段有几层意思,为的是层次间连贯紧凑,中间常有转承句或转承词。
抓点睛句。
抓警句。
抓修辞句。
抓矛盾句。
语段中有些句子,从字面上看自相矛盾,但作者却寄寓了深刻的用意。
例如,《孔乙己》最末一段中的“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此句表面上看来矛盾,实际上是绝妙好辞,揭示了孔乙己悲剧命运的必然性。
抓感情句。
语段中有些句子明显的表达出作者的喜怒哀乐和对事物的褒扬贬抑。
抓描写句。
文学作品中那些刻画人物、表现环境的句子往往有表现人物思想性格,烘托、渲染气氛的作用。
抓尾句。
尾句或概括总结上文,或留下余地让人思索,或饱蘸笔墨抒发感情。
在段落中怎样理解句子的作用:读解语段(重点语段,中心句训练)理解段落功能。
一个段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义,所有段落的意义围绕一个中心,构成一篇文章的完整的意义。
段落按表达方式可以分为叙述性段落、议论性段落、说明性段落、描写性段落和抒情性段落。
段落的安排体现了作者的思路、文章的脉络、构思的特点、中心的表达,因此在阅读时,正确理解段落的功能,把握段落的作用,可以帮助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写作特点;可以提高分析能力、概括能力;可以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可以提高阅读、写作能力。
理解段落结构。
段落有时被称为段落层次,也叫“意义段”或“结构段”,段落层次往往由几个自然段组成。
结构是指文章的内部构造和组织安排材料的方式。
文章安排段落结构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但最基本的是“纵式”和“横式”两种。
在记叙文、说明文中,“纵式”结构常表现为以时间的推移或作者认识的发展为顺序来安排层次;“横式”结构表现为以空间的转移或材料的归类为线索来安排段落结构;有些比较复杂的文章,常采用“纵横交叉”的结构方式。
议论文的“纵式”结构表现为各个段落层次之间或层次内部的递进关系,使意思由浅入深地逐层深入;“横式”结构表现为各个层次之间的并列关系,以事物的各个侧面分别论述,以揭示事物的本质。
理解段落意思。
特别是概括段落的内容要点,是阅读的一项基本功。
一般可按以下步骤来操作。
首先要通览全文,从整体上把握段落的总体内容,然后从全文着眼,逐段阅读,确定重点内容,最后根据用途和要求,把内容要点组成有条理的文字。
在做语文的现代文阅读中,遇到赏析句子,赏析句子中加点词这类问题...
首先先把这个句子重点词汇拿出来解析一下,如果是修辞手法,那就写这句句子用了xxx手法,把xx比作xx,或者把xx拟人化了,如果是排比就是读上去朗朗上口富有节奏感。
然后了解这篇文章的思想感情,在然后在解析玩的词语后加一句表达了作者什么什么的思想感情。
大概就这样,答题要回答的满一点,不要就写几个字,回答的满了,这样总有一两个能答对的【望采纳,谢谢】
现代汉语 语法分析 句子分析
①从句式入手 常见的几种句式表达效果为;1疑问句,吸引读者,制造悬念2设问句,提醒注意,引发思考3反问句,加强语气4感叹句,抒情强烈。
答题格式;这是个..........句,表达了........(作用 )②从修辞角度入手 答题格式;运用..........的修辞手法,写出了........的特点,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③从用词角度入手 答题格式 ;“........”一词,写出了.........的特点或内容,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④从表达方式入手 散文常用的表达方式及作用;1、议论,点明事件的意义或文章的主旨,起到统领全篇、画龙点睛的效果 。
2、抒情,可以使文章具有感染力。
3、描写,可使人、景、物再现的栩栩如生,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
4、记叙,可使读者对人物活动和事件的发展、全貌有个清晰的了解。
答题格式;运用了.......的表达方式,点明了(写出、抒发或交代)........⑤从语句所在位置入手 一般有;从结构上统领全文、引出下文的.......、为下文........做铺垫等;在中间语句的作用一般是结构上承上启下、照应、伏笔;结尾的语句,作用一般是深化中心,升华主题,照应题目或开头,使结构严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