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岩松同学聚会感言:每一次聚会使得亲情进一步发酵
日期:2015年10月12日 分类:励志文章
关于同学聚会,网络上有一段很经典的描述:
毕业5年后,我们成婚的一桌,未婚的一桌;
10年后,有孩子的一桌,还没孩子的一桌;
15年后,原配的一桌,二婚的一桌;
20年后,酒量好的一桌,差的一桌;
25年后,国内的一桌,国外的一桌!
30年后,荤的一桌,素的一桌!
35年后,退休的一桌,没退的一桌!
40年后,有牙的一桌,没牙的一桌;
45年后,自己能来的一桌,扶着来的一桌;
50年后,说来就到来的一桌,说来没来的空一桌;
55年后,能来的一桌,不能来的照片一桌。
60年后,已经凑不到一桌。
人生真的很短暂,过去的只能成为回忆。如果可以,和同学们聚聚吧,珍惜每一次见面的机会!
来看央视著名主持人白岩松关于“同学聚会”的一些感悟:
人到中年,常听到旁边的同龄人自嘲:老了。
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变化则是:过去的事情一清二楚,而今天上午做了什么,怎么也想不起来了。
如果这就意味着老了的话,那自己恐怕早已老去,因为每一次同学聚会,局面都大致如此。上学的事情,每一个细节都被挖掘出来,知道的不知道的都知道了,然而聚会前后那几天怎么过的,好像都忘了,因为注意力都在聚会当中。
不知什么因素,一种时尚正在快速地扩张,那就是同学聚会。儿子与同伴们十来岁已常有聚会,母亲,七十多了,一回老家,最盼的也是老同学聚会。而我,也经历过,昨天晚上刚刚和高中同学喝完大酒,今天上午十点,小学同学已经在家门口守候,中午喝之前,还要趁清醒提醒自己:晚上还有初中同学的聚会,万万不可被酒冲昏了头脑,可酒杯一端,誓言烟消云散。
一个班级,是否可以常常聚会,一来要看上学时期班级的气氛和友情的密切程度,二来要有几个热心张罗的人,用他们的辛苦与热情点燃那些半推半就欲走还留的同学,第三,还需要组织者拥有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智慧,总能创造出一个又一个聚会的理由。
比如我的高中班级,十年一大聚,五年一中聚,有同学从外地回了老家就是一小聚。而在北京的中学同学,在日常聚会之外,还开创了每年九月一日必聚的传统,因为“开学了”。
有一次在飞机上,看杂志上一篇对导演康洪雷的访问。他和我一样,也是内蒙人,每年,他都会回草原,和同学们在一起,不用说《士兵突击》,不用说《激情燃烧的岁月》,大家就说过去,就是大口大口地喝酒,而且行也行不行也行,只要酒下得顺利,同学们和自己都会很释然:这小子没变,还是咱们的那个老同学。
看到这里,我热泪盈眶,只好合上杂志,再没看剩下的半本。没办法,感同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