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警句格言

小学教师从教格言

日期:2020年08月11日 分类:警句格言

1、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一切。

2、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

3、生活要朴素,学习要努力,做人要坦诚,对人要真诚。

4、言而有信为人,脚踏实地做事。

5、三尺讲台化舞台,舞蝶飞扬梦同在。

6、待人要诚心,帮人要热心,看人不偏心,做人要开心。

7、先学会做人,再学会知识。

8、只有“爱屋及乌”,才是真爱学生。

9、能得到家长和孩子的尊敬和喜爱,这是教师的价值所在。

10、诚挚的心灵,是孩子情感的钥匙,高尚的师德,是孩子心灵的明镜。

11、爱岗、敬业、肯于奉献是职业道德观的三个层位,爱岗是敬业、奉献的根本。

12、培养人,就是培养他获得未来,快乐的前景的道路。

13、学生是校园里最美的风景,学生的笑声是校园里最美的歌声。

14、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

15、用千百倍的耕耘,换来桃李满园香。

16、教师的幸福就是看到学生们在成长。

17、用爱心、耐心、恒心挑战问题学生,给他们美丽的童年。

18、道而弗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

19、教师是火种,点燃了学生的心灵之火,教师是石级,承受着学生一步步踏实地向上攀登。

20、知识是海洋,背上包袱游泳只能越游越沉,轻装上阵才能游得畅快自由。

21、若不给自己设限,则人生中就没有限制你发挥的藩篱。

22、一个希望的眼神,能令受挫的学生点燃自信之光。

23、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

24、教育不在于灌输,而在于点燃火焰。

25、面对教学中的问题,优秀教师反省自身,而不是责怪学生。

26、重要的不是思想,而是思想的深度。

27、把爱洒向每一个被遗忘的角落,用一双温暖的手去抚慰那些不注意的心灵。

28、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29、教师与画家不同的是他要创造真善美的活人。

30、为了人民的教育事业,教师要有甘做绿叶、甘当园丁、甘为人梯的奉献精神。

31、将快乐传递给每一个孩子,让孩子的世界变得更加美丽精彩。

32、厚德载物,自强不息。

33、受罚最重的孩子,长大了很少有成为最好的人的。

34、用心关注孩子,用心接纳孩子,用心体会孩子。

35、心灵塑造的最佳工程师。

36、蹲下来讲话,抱起来交流,牵着手教育!

37、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教化之所本在学校。

38、不尊重学生,就是不尊重自己。

39、关爱每一个孩子,他们的成长是我的快乐!

40、教师的加法是增加桥粱,教师的减法是减少荒凉,于是,在加加减减中天堑变通途,荒漠变绿洲。

41、教着,感受着;走着,快乐着!

42、我相信,讲台就是锻炼我、锤打我的地方,我将永远爱我所爱,无怨无悔。

43、循循善诱,诲人不倦的是老师。

44、笑迎,笑送,笑迎送;真诚,真心,真诚心。

45、教学是一门思维的艺术,教师每天都在演奏着不同的旋律。

46、教学是发现,是分享,是成长,是兴奋和爱。

47、表扬和鼓励是激发学生潜能的最佳途径。

48、教师也要有不断尝试未知的勇气。

49、教育即生长,生长就是目的,在生长之外别无目的。

50、用一颗宽容的心,看待身边的一切。

51、不要沉醉于别人的赞赏之中,只有不停地充实自己,才能达到人生更高境界。

52、凡事皆有可能,机遇属于有自信的竞争者。

53、言传身教,衣带渐宽终不悔;鞠躬尽瘁,一腔热血洒教坛。

54、师爱的真谛在于爱每个孩子,在每个孩子天赋所在的领域面前点亮一盏明灯。

55、教师的爱心是无形的教育。让我们用爱心铺设一条通向学生心灵的大道,用真心真情谱写壮丽的人生乐章。

56、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57、春蚕到死丝方尽,烛炬成灰泪始干。

58、用我们的辛勤劳动托起明天的希望。

59、人生的目标在于不断追求,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

60、一举一动满是情,一颦一笑全是爱。

61、善于转化后进生的教师,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优秀教师。

62、教师与学生的沟通是连接师生之间的一座永恒的友谊之桥,这座桥可以让教师少走弯路,让学生健康成长。

63、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工作。

64、少年时代的大量阅读,知识的大量积累,犹如一本电脑字典,携带与运用都方便。

65、要有平常心,敢做平常人,才能教出不平常的学生来。

66、评价一堂课的优劣,不在于听课教师的评说,而在于学生的喜好。

67、小鸟展翅看大鸟。学生成长靠老师。

68、一位教师只有充满着对学生的爱,你才会觉得学生的一切都是可爱的,哪怕是各方面很差的学生。

69、容忍学生的过错,关注他们的进步,扶助他们健康成长。

70、用爱心浇灌娇嫩的花朵,用双手托起明天的太阳。

71、每一个学生都是一本深奥的书,我要用毕生的精力去读懂每一本书。

返回顶部